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读《罗杰斯心理治疗》有感VIP免费

读《罗杰斯心理治疗》有感_第1页
1/6
读《罗杰斯心理治疗》有感_第2页
2/6
读《罗杰斯心理治疗》有感_第3页
3/6
读《罗杰斯心理治疗》有感 静一 2017 年 9 月,我参加了由 XX 市阳光心理工作服务中心举办的读书会,本期读书会的内容是《罗杰斯心理治疗》这本书。之所以参加读书会,一是自己想在心理咨询领域走得更远,二是对读书会这种学习方法略感好奇。 "认识"罗杰斯,是在备考心理咨询师证书的时候,那时只知道他是"人本主义之父",只对人本主义的理念稍微有点了解。随着读书会的进行,对罗杰斯的认识逐渐加深,他的人本主义思想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管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让我获益匪浅。 我大学学的是管理学专业,对人本主义一点也不陌生,也一直没有怀疑过自己对它的理解。以前我认为"人本"就是把人当人看,无非就是要关心他、理解他、帮助他,对这个理念的理解过于理论化与程式化,缺乏自己的体会。到现在我才深刻理解到,"人本主义"是要"以当事人为中心",学会倾听、深度共情其言语背后的真正需求,才能与来访者建立真正适合他成长与发展的人际关系,这种良好的关系氛围建立了,其它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非也。 记得刚开始读书会的时候,罗杰斯的人本哲学理念就犹如一股清泉注入我的内心,让我内心一亮。在生活中我也跃跃欲试,于是我开始在工作中去努力去学着罗杰斯的方法去倾听他人,可结果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我此刻发现自己竟然不懂得该如何倾听。更可笑的是,我以前一直还以为自己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是不是很讽刺。 于是我开始进行自我反思,我发现自己在倾听对方的时候,以前更多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去听,倾听后完全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回应对方——这与其说是倾听,不如说是在"表现自己".我并没有看到对方需要的东西,也没有回应到对方心里的真正需求。 认识到这些以后,我在倾听朋友的时候有了显著改变,我第 1 页 共 6 页开始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听对方诉说,尝试共情对方的需求,我发现这种"通过技术去倾听"的方式确实可以获得他人一定程度上的信赖,但不知怎么的,我总感觉自己"虚伪",并没有真正从心底与别人发生共鸣。 于是我又开始进行自我分析,最后我终于意识到我背后真正的原因所在(抱歉这里不能分享细节),之后我再倾听别人诉说时也就能做到"真诚",而不再"虚伪"了。这一系列的反思和改变,让我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变得很自如,同时也让我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学心理学最奇妙的地方就是,它可以帮你发现那些你平时习以为常的行为模式背后的心理根源。当你找到这些根源以后,自身就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读《罗杰斯心理治疗》有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