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银麦啤酒营销方式——中国啤酒市场的独行侠 一、中国啤酒市场处于区域品牌领先的阶段 在中国快速周转消费品市场,唯独啤酒市场的竞争,超过了任何一个行业。目前,遍布全国各地的啤酒厂家,由于在前期少则上千万,多则几个亿的固定资产投入,设备的改造等,并且这种重复建设的趋势将继续延续下去,形成的局面当然是:市场产品远远供大于求,同时产品质量也大大提升,行业内同类型啤酒产品品质相差无几。再加上海外啤酒公司对中国啤酒市场这块大蛋糕垂涎欲滴,因此,中国啤酒市场近年来总是战火连天,不见平静。从一些数据来分析,当前中国城市市场主要有 37 个啤酒品牌分别引领当地市场的消费潮流,这些品牌是:燕京、青岛、三得利、雪花、哈尔滨、百威、行吟阁、金威、莱格、汉斯、趵突泉、崂山、山城、三九、力波、西湖、金陵、奥克、珠江、迎泽、银瀑、黑狮、南昌、蓝带、重庆、惠泉、华丹、新疆、漓泉、白沙、丽都、太湖水、五泉、龙津、黄河、生力、KK 啤酒等。 之所以它们能导引潮流,其原因是:1、它们对应的生产厂家都坐落在人口较多,经济较发达的省会城市或沿海城市。在有效的啤酒产品销售半径内,存有大量的习惯消费者。 2、这些企业在前期都是当地轻工系统国有资产投资建立的厂房、设备等,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从而保证了产品品质。3、这些啤酒产品在过去商品短缺的计划经济时期,都是当地消费者可闻不可求的稀有奢侈食品,当时调足了消费者的胃口,后来一放开,必然导致该品牌在当地形成了一定的美誉度和忠诚度。 通过分析,除了北京、上海、哈尔滨等由于人口众多而且集中,当地人民多年消费本地厂家生产的啤酒,导致该地区啤酒企业单品牌单厂突破了 30 万吨以上外,其他省市还没有啤酒企业单品牌单厂超过 20 万吨的,象青岛啤酒各事业部、子公司没有单品牌单厂超过 20 万吨的,真正在青岛公司总部也达不到这一指标,青岛生产的青岛系列啤酒(包括兼并的崂山啤酒等)年销售量也差不多就在 55 万吨左右,却分布在一厂、二厂、四厂、崂山啤酒厂等地生产,而且都不全是“青岛啤酒”品牌,其中“崂山啤酒”品牌就占据相当的份额,要知道过去在青岛,本地人的习惯是不喝青岛牌啤酒,而是喝崂山啤酒。因此青岛啤酒也没有达到单品牌单厂突破 20万吨的情况;另外象济南啤酒集团总公司年销售量 18 万吨,占据山东省会城市啤酒市场 80%的份额,其主品牌“趵突泉啤酒”在一厂年生产量也不过 10 万吨,而且销售分布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