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010·山东省莱芜市,8—10,10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全品中考网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___________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___________③人恒过然后能改恒___________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0.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从文中画线句子得到的启发。(3分)【答案】8.答案:①被选拔②此,这③经常,常常评分:每小题l分。共3分。9.答案:①(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没有的才干。②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10.答案:我们在学习中,一定要有顽强的毅力、坚韧的性格,要刻苦学习,奋发图强,努力磨砺自己,增长自己的才干。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1.(2010·江苏盐城湖南省长沙市,15-18,13分)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可爱者甚蕃()(2)亭亭净植()(3)出淤泥而不染()16.翻译下面句子。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7.写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有什么作用?18.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理想情怀。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在《马说》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教颐借“莲”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5.(3分,每题l分)①多②立③却,但是16.(3分)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17.(2分)用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盛爱牡丹”衬托作者的“爱莲”,表现了作者高洁的品质。(意思相近即可)18.(5分)陋室(或陋室不陋)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千里马的遭遇希望统治者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愿望对君子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正直品质的赞美和追求(意思租近即可)全品中考网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别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全品中考网9.下面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A.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不言而喻国恒亡行拂乱其所为C.D.马无故亡而人胡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10.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困于心衡于虑B.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C.同舍生皆被绮绣D.食之不能尽其材11.翻译下面句子。(2分)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2.选文首先采用了的论证方法,得出艰难困苦的生活能够使人磨砺成才的结论,然后采用对比论证和类比论证的方法,得出的论点。(2分)13.在孟子看来,一个国家要避免灭亡的条件是什么?(2分)【答案】7.(1)都(2)有时(3)每天(4)即使(5)困苦不堪(6)把……作为(评分:6分。每小题1分)8.(1)喜爱菊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2)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评分:4分。每小题2分,大意对即可)9.B(2分)10.B(2分)11.(通过这些)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