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七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钱 钟 书他的人生,本不寂静。吴宓赞其“才情学识兼具,新旧中西俱通”;学界称其 “中国博学鸿儒,当代文化昆仑”;世人惊其“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无论是人们熟稔的《围城》,抑或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编》,都一次又一次地使国人惊异,使世界叹服。然而他却只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的书,做他的学问。当年的同窗许振德回忆说:“图书馆借书之多,恐无能与钱兄相比者,课外用功之勤,恐亦乏其匹。”面对生活的困苦境遇,他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试图淡忘周遭的悲情。“文革”时他被送去劳改,每日只能看马列著作。但他只要抱起书本,就能兴致盎然。“文革”后对钱钟书先生的称颂日渐高涨,然而钱家的书斋内一如既往的平静。杨绛女士说:“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他只是想安安心心做学问。”他一生淡泊,未曾想过要轰轰烈烈。但也正是在这种我们看来是需要“忍受”的“寂静”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更无法企及的波澜壮阔。寂静,是他心底所愿,是他一生的格调。11.(2013·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辛弃疾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听我楚狂声”出于《论语·微子》,表达了作者不愿趋炎附势、屈从权贵的耿介之情;“富贵非吾事”出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意为自己此次奉召赴临安并不是追求个人营利,并且也不想在那里久留,表明自己的心迹。答案: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2.(2013·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 酬孝峙①(清)钱继章发短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