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1:晶面和晶向:晶面:(hkl);晶向:[hkl];2:对于能量和熵的判断: (1):G=H-TS,高温主要考虑熵作用(熔化等),低温主要考虑能量作用(常温等),较高温度时综合考虑; (2):分析:能量分为结合能和应变能。结合能:可用简单立方系或平面正方点阵,观察过程前后键数量的变化(最近邻假设);同时原子间距越小结合能越大(越稳定)。应变能:“偏离平衡状态越远,应变能越高”,同时(同样偏离距离)压应变的数值高于拉应变。熵:由 S=KlnΩ,有:体系微观状态数越大,熵越高(应用此式说明时需注意过程前后体系物质种类及数量不能变化);可用排列组合比较 Ω。一般情况可直观感觉,体系越无序,所受的限制越少,熵越大。 3:“属+种差”:对于词汇“ABC”:C 是主要成分,A、B 是对 C 的修饰。第一章问题P7-1:已知 α-Fe 的密度为 7.8,其晶胞是立方的,每个晶胞中原子个数为 2,求点阵常数。【】2:在一个晶胞内,画出(123)、(101)、(021)、(111)和[111]、[212]、[301]、[231]。【】3:根据立方系夹角公式,计算以下界面的夹角:(111)与(111);(110)和(111)。【】5:有一个反派角色问了该问题:(e π √2)晶面该怎么画?如何看待他的问题?答:这个晶面只能近似地作出……但是不必考虑这个问题,因为高指数晶面没有意义。之所以无意义,是因为高指数晶面上的原子间距离很远,相互作用可忽略不计,没有研究价值。6:说明面心立方中(111)面间距最大,而体心立方中(110)面间距最大。【】P91:铜的密度为 8.9,铝为 2.7(8.9/2.7=3.3),但两者的原子量之比为 63.5/27=2.35。请问两个比值不同说明了什么?(铜和铝结构相同)【】2:画出 fcc(111)晶面和 bcc(110)晶面的原子分布图。【】4:已知金刚石中 C-C 键长为 0.155nm,求其密度。【】6:金刚石强度远高于石墨,但熔点却低于石墨。这是为什么?答:强度:金刚石中碳原子间皆以共价键相连,而石墨中层间作用力为较弱的范德华力(原子间)及离域 π 键(自由电子),强度取决于结合键中最弱的部分,因此金刚石强度远高于石墨; 熔点:石墨中层间键为 sp2杂化,金刚石中键为 sp3杂化,sp2中 s 轨道比例大于 sp3中比例,因此 sp2键长小于 sp3键长,破坏所需能量更高。故石墨熔点高于金刚石。P133:证明金刚石的致密度为 34%。【】P162:Cu、Au 的熔化热几乎相等,但弹性模量 ECu=123Gpa,EAu=79Gpa,他们相差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