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十一五规划思路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劳动保障事业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资源整合阶段。为实现劳动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明确“十一五”期间劳动保障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与政策框架,形成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劳动保障事业新格局,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估价 过 去的五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经济体制转型、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严峻形势,我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者团结一心,开拓进取,劳动保障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两个确保”得到落实。全县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按时足额发放基本养老金的发放率达到 100;累计筹措专项资金 1100 多万元,用于发放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切实保障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 二是就业再就业稳步推进。累计开发城镇就业岗位 3640 个,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 26500 人,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875 人,其中安置 4050 人员 156 人;全县职业培训共 16732 人,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40 万人次,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建站率 100,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三是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县征缴养老保险基金由2001 年的 501 万元增加到 1068 万元;征缴失业保险基金由2001 年的 14.1 万元增加到 145 万元;征缴医疗保险基金由2001 年的 100 万元增加到 482 万元。工伤、生育保险基金征缴均有大幅度增加,全县初步构建起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大险种齐全的社会保障框架体系。 四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卓有成效。严厉打击非法使用童工、私招乱雇、无证上岗等行为,劳动力市场秩序逐步规范。帮助农民工追讨工资 137.8 万元,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第 1 页 共 3 页劳动合同 10345 份,受理劳动争议案件 45 起,及时进行调处,结案率达 96 以上。 到“十五”末,我县劳动保障工作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劳动力市场建设相对滞后,统筹城乡就业的服务机制和扩大就业的长效机制还不健全,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二是社会保险扩面难、基金征缴清欠难,社会保险覆盖面不够广,基金承担风险能力较弱。三是国企改制职工转换身份面临一定的阻力和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