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一度读后感 (一) 前几天,在姐姐的抽屉里找到了一本很不想读却又很想读的书《零下一度》,看了一下日期,于 2000 购于北京新华书店,也算是古董了吧。 涉略了一下,发现韩寒的文笔最推出的就是幽默,用幽默来批判,铿锵有力简直就是单纯的很直接,不过真的,他的学生时代的随笔很能勾起人的共鸣,尤其是学生的共鸣,特别是学习差的学生,更特别的是很会思考的学生。现在的 80 后的,我想现在应该在为事业打拼,我很羡慕,因为能做自己喜欢的是,不像现在处于 passive 的地位。 正如韩寒说的我看过许多初中高中生的应试作文,很纳闷,难道他们就结晶出了这些东西。真正的结晶在不应试的随笔之中。我最近关注和思考的是我究竟应该关注和思考些什么。我很不同意又很同意他,正如我,很会想,我甚至觉得我自己都可能成为思想家 hellip;hellip;该关注的,该思考的我都想过了,连高中毕业后的三个月都计划好了,在别人看来很单纯,我想也对,很单纯,但是我文笔很差,写了半天不知所云,语无伦次,就差提笔忘字了。 呵呵 hellip;hellip;看了《零下一度》我想说如果韩寒不在中国,会写出那么好的文章吗。就算在中国,如果中国教育不是批发式的,那么我现在可能还不认识韩寒这个人认了呢hellip;hellip;我现在还是喜欢高中的韩寒 hellip;hellip;或许以后步入社会后还会喜欢韩寒的入世之作吧。 (二) 闻韩寒这个名字,他算是文坛的后起之秀吧。他的作品之前我没看过,但听说他在青年一代中的影响却不可小视。前不久去新华书店看到韩寒的《零下一度》就顺便买了回来。 看他的这本文集,我确实亲眼见识了韩寒独特的魅力,知道韩寒为什么如此受青年一代的欢迎与亲睐了。在中国文坛只怕难得再找得出这么个韩寒,尤其在当今的文坛与当今人文缺失的社会。 第 1 页 共 4 页 韩寒的作品大胆、幽默、深刻、尖锐、辛辣、真诚、率直,当然,不可否认的,其文也确实有些过于偏激和不成熟之感,在此就不多说了,自己去看。 《零下一度》中印象很深的是韩寒的《只说一点点》、《眼中》,其次就是最后的代编者话刘如溪的《韩寒三思》。本来呢,从题目四字的字面意思看刘如溪是苦口婆心地劝韩寒三思,但是到了最后却来这么一句:韩寒三思,与韩寒情况类似的同学三思,以韩寒为榜样的同学更要三思。似乎是点睛之笔,升华一下思想高度和文学意义嘛。说实话,我不是什么韩寒,我是我自己,也不曾有什么与韩寒情况类似,我与自己情况类似,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