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京东:刘强东亲述创业之路》有感 原创:李不自量 序 印象中好像第一次读这种类似传记的书,就连乔老爷生前那么火的时候,那么多人看《乔布斯传》我都没有追时髦,但这次阴差阳错地读了这么本书,竟还耐着性子读完了。 就像有些读者评论的那样,其实这本书有点儿李志刚(本书作者)拍马屁的嫌疑(当然背后到底有没有利益输送我们不得而知,也不是我关注的重点),因为里面净是京东和刘强东正面的东西,即使一些失败也是以成功他妈的形象出现的,从这点来说刘强东本人倒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京东模式创造了一种业内标杆,但显然还远不到树碑立传的时候,我们还在路上。 在目前自己写的文章里,还没有一篇读后感,一来还远没有到理屈词穷没有文章可写的地步,二来这也不是自己的初衷和归宿,更主要的是这篇读后感可能会引起个别同志观感不适,因为自己实不愿讲集团内部的事儿,发公司内部的牢骚。 但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还是决定写篇读后感,主要是里面有很多句子和观点非常具有启发性和闪光点,在读的过程中我很有耐性地做了笔记,也是因为微信读书这点功能做得比较好,今天把当时读到此句的感受摘录在一起,也算是给自己留个念想,当然也希望公司能越来越好,爱之深,责之切。 是为序。 正文 主要是摘录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随手做的一些笔记,兴之所致,难免再进行一些解读和评述。 原文。所有用户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所有效率低下的、交易成本过高的、所有被监管过度的领域在未来都有被创新颠覆的可能。 笔记。何止销售行业,其实对体制来说这是多么难得的当头棒喝,可惜的是需要看到的人永远看不到,看到了也想不明白,想明白了也不愿作出改变,但就是这样一批人牢牢把住命第 1 页 共 20 页门,何谈 zd 力提升。 解读。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其实这是一条蛮显而易见而又深刻的领悟,可是总有那样一些群体,不思进取,不思进步,不思悔改,还在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管理理念来约束思维不断活跃的新时代青年,看不清趋势,看不清未来,却在嘴里高喊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原文。世上三样苦,驶船、打铁、卖豆腐。 笔记。还有这种说法。真是第一次看到,涨姿势。 解读:一是自己以前确实没听到过这种说法,二是解读一下刘强东的父母亲是做驶船这个行当的,算是刘强东家庭背景介绍吧,第三也是没有自己的行业在其中,不知是应该高兴还是…… 原文:他说(他指刘强东,我注):在京东,只要你把工作做好了,买房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