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教材适用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7单元14VIP免费

新教材适用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7单元14_第1页
1/17
新教材适用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7单元14_第2页
2/17
新教材适用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7单元14_第3页
3/17
荷塘月色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生平]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1920 年从北京高校哲学系毕业;1931 年留学英国,后又漫游欧洲五国;1932 年回国,任清华高校中国文学系主任。抗日斗争爆发后,任北京高校、清华高校、南开高校合并的西南联合高校中国文学系主任,并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抗战成功后,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实际斗争中,他身患严峻的胃病,仍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叮嘱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学问分子的高尚气节和珍贵情操。 [作品] 诗文《踪迹》,散文《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诗论《诗言志辨》,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 [评价]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毛泽东 2.背景解读 本文写于1927 年7 月,那时作者在清华高校任教,住在清华园,文中的荷塘就在清华园。 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两次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覆盖全国。朱自清处于彷徨之中,一方面对北洋军阀勾结国民党摧残革命的黑暗现实不满,另一方面由于当时的思想境界以及个人生活上的缘由,他又不行能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去,而是最终选择了“短暂躲避”。 作为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他又不能安心于“超然”,心情非常冲突困难。在这种心境下,朱自清独自来到月下荷塘思索人生志向,写下了传世佳作《荷塘月色》。 夯实基础 1.音形识记 (1)读准字音 ①煤屑.(xiè) ②袅娜..(niǎo nuó) ③霎.时(shà) ④宛若..(wǎn) ⑤斑驳..(bān bó) ⑥幽僻.(pì) ⑦酣.眠(hān) ⑧敛裾.(jū) ⑨蓊.蓊郁郁(wěng) (2)辨明字形 ① 点zhuì(缀)chuò(辍)学duō(掇)拾 ② diàn(惦)记diān(掂)量diǎn(踮)脚 ③ liǎn(敛)财入liàn(殓) ④ qiào(峭)楞楞qiào(俏)生生 2.词语辨析 (1)斑驳·斑斓 [辨词] 斑驳:形容色调纷杂。斑斓:指色调错杂绚丽的样子。二者区分:“斑斓”是色调错杂绚丽,多指明丽颜色的花衣服,明丽的羽毛兽皮等,它可搭配成“五彩斑斓”“斑斓色调”;“斑驳”着重指颜色花纹相杂,一般指一种颜色杂有别的颜色或颜色深浅不一,花花搭搭,如树影、布满渍痕的墙壁等,它可搭配成“斑驳的黑影”“斑驳的旧画”等。 [选词]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教材适用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7单元14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