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陕西省渭南市2025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模)试题(Ⅰ) 考生留意∶ 1.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最干脆、最有效、最可持续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加强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精准对接,稳岗拓岗,支持扶贫龙头企业、车间尽快复工,提升带贫实力,利用公益岗位供应更多就近就地就业机会。"我们要努力为贫困人口供应就业机会,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实现自我价值、创建社会价值,确保完成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组织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劳务输出是贫困人口解决就业问题、摆脱贫困的重要手段。要深化基层村社和农户,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技能、送岗位"等活动,把各项政策和培训安排、岗位需求等信息送到群众家门口,做好有组织劳务输出。比如,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最近3 年每年平均输出劳动力50 万人,其中有组织外出务工约占七成,务工收入已经成为该州贫困群众最干脆、最有效的增收方式,人均年劳务收入2 万元以上,实现了"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促进就业扶贫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推动就业扶贫,确定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为就业扶贫奠定坚实基础。一方面,努力把扶贫车间培育成产业和就业扶贫的企业,推动扶贫企业形成产业链,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贫困地区梯度转移,为贫困地区开展就业扶贫注入新动力。另一方面,支持农夫工返乡创业园建设,推动创业带动就业脱贫。例如,贵州省正安县曾经是农村劳动力输出县,后来在政府支持下建立了返乡农夫工吉他产业园,极大促进了农村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和脱贫。 推动农业产业扶贫。农业产业扶贫是促进农夫增收、稳定农夫就业的重要途径。应加快推动农业产业组织化,探究建立大企业支撑带动的产业发展格局,提高农业抗风险实力。激励、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领探究形成"公司+农户"万企帮万村"等精准扶贫模式,稳定农产品产量和农夫收入预期;以农夫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形成"合作社+农户"模式,有效汇聚农户力气;以电商发展为基础形成"互联网+农户"模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农夫参与产业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农村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就业和增收。 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