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 整合多媒体与科学教学房县沙河乡明德小学 王显波 [文章摘要]: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与科学课的整合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课堂上多媒体的使用并非多多益善而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准。本文从问题情境的创设、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遇阻思维的疏通、学生自行获取知识能力的构建这五个方面进行探究,并通过大量的教学案例说明如何适时、适度地利用多媒体,整合、优化课程资源。只有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才会使学生学得更实,教师教得更轻松;才会真正发挥多媒体的教学辅助作用,使多媒体在教学舞台上大显身手。[关键词]:多媒体 科学教学 整合 发展需求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课堂正从“一支粉笔”、“一本课本”向多媒体教学发展,我们的课堂越来越活跃越来越多彩。学生在学习时获得的信息80%来自视觉,视觉心理对学生认知发展十分重要。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画、声音、动画、视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所要表现的信息产生极佳的逼真效果,使其内容更充实,形象更生动。可以说,多媒体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多媒体教育的关键,是多媒体和其它课程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有些老师心中产生了一种偏面的想法:认为凡是上课就要用课件凡是用上课件就是好课,而不管其教学内容是否适合使用课件。另外,多媒体课件是预先设计好的,不可能随着课堂教学的变化而变化。这种预先设定的教学程序会禁锢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学生的自主参与,扼杀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因此,教师利用计算机教学正从传统的课件制作转到注意课程整体的整合。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在实践中,本人通过研究与尝试,发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线索,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合理运用多媒体,是实现学生认知建构的重要途径,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文就多媒体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如何适时、适度的整合,做一个简要的分析与思考。一、为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而整合科学教学注重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自主探究自行获取知识,其目的是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小学生年龄小,基本上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并开始向抽象思维发展。要使他们认识周围的自然现象,应从具体形象的感觉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教学中向学生提供实物教材,再恰当地辅以多媒体手段,就可以为学生自行探求科学知识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