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常用句式文言常用句式 文言句式常式句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的。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断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表示判断。一、判断句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1 、判断句1 、判断句( 1 )主语后用“者”,谓语后用“也”表示判断。 例: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 )主语后单用“者”,或谓语后单用“也”表示判断。 例:①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 ② 梁,吾仇也。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1 、用“者”或“也”表示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 3 )“者也”在句尾连用表示判断。 例: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②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用“者”或“也”表示判断的,翻译时去掉“者”、“也”,在主宾之间加判断词“是”。 1 、判断句1 、判断句 2 、用副词“乃”、“则”、“ 即”、“ 皆” 、 “ 耳”、等表示判断。这种形式也比较多见。例:臣乃市井鼓刀屠者。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神即形也,形即神也。余购三百盆,皆病者……此亡秦之续耳。夫六国与秦皆诸侯。用副词“乃”、“则”、“ 即”表判断的要把这些词替换成“是” ; 用“ 皆” 、 “ 耳”等辅助表判断的要添加判断词“是”。 1 、判断句1 、判断句 3 、用动词“为”、“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用“是”作判断动词的较为少见)例: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巨是凡人,偏在远郡……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用动词“为” 表示判断的判断句,翻译时要把“为”替换为是;如是用“是”表判断的则保留。 1 、判断句1 、判断句用“非”、“未”、等表示或辅助表示否定的判断的判断句,译成现代汉语时,要用“不是”。用“非”、“未”、等表示或辅助表示否定的判断的判断句,译成现代汉语时,要用“不是”。 4 、用“非”、“未” 等表示或辅助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吾本非文人画士……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也。 1 、判断句1 、判断句 例: ① 刘备,天下枭雄。 ② 秦,虎狼之国。 ③ 此人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