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第 18 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先 学 先 知第 18 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判断正误。(1) 美国作家德莱塞的长篇小说《约翰 · 克利斯朵夫》揭露和批判了美国的生活方式。 ( )(2)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是为抗议日本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而创作。 ( )× × 回 味 课 本第 18 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1) 课文介绍了 20 世纪欧美文学哪些名著?《美国的悲剧》《约翰 · 克利斯朵夫》《等待戈多》《静静的顿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第 18 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2) 《格尔尼卡》这幅画描绘了怎样的场景?描绘了纳粹德国空军在 1937 年 4 月 26 日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后的惨状。要 点 探 究第 18 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探究点 《格尔尼卡》创作背景及经历 情境探究探究一 写出作品的名称、作者及作品创作的现实背景。[ 提示 ] 《格尔尼卡》;毕加索; 1937 年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第 18 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探究二 作者想要通过这幅作品表达什么思想?[ 提示 ] 痛斥法西斯暴行。第 18 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探究三 就作品中最触动你的某个片断画面,谈谈你的感爱。[ 提示 ] 画中右边有一个妇女举手从着火的屋上掉下来,另一个妇女拖着畸形的腿冲向画中心;左边一个母亲与她已死的孩子;地上有一个战士的尸体,他一个断了的手上握着断剑,剑旁是一朵正在生长着的鲜花;画中央是一匹老马,被一根由上而下的长矛刺杀,左边有一头举首顾盼地站着的牛,牛头与马头之间是一只举头张喙的鸟;上边右面有一从窗口斜伸进的手臂,手中掌着一盏灯,发出强光,照耀着这个血腥的场面。感受略。要点归纳第 18 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及经历1937 年 4 月 26 日,德国法西斯空军轰炸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当时恰逢集市, 2000 余名无辜平民丧生,格尔尼卡被夷为平地。这一事件震撼了全世界,也震撼了毕加索,愤怒的毕加索挥笔创作了大型油画《格尔尼卡》。《格尔尼卡》问世后,曾在一些国家展出,受到爱好和平者的高度评价,毕加索也因此备受世界人民的尊敬。佛朗哥独裁统治时期,《格尔尼卡》无法在画家的祖国展出;直到 1981 年,《格尔尼卡》才回到西班牙,实现了毕加索的遗愿。综合运用第 18 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剧中的主人公克莱德欲望强烈,而又资质可怜。他并非天生是个恶人,他从追求物质享受到追求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