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中国肝癌早筛策略专家共识(完整版)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全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慢性肝病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我国癌症死因的第二位。我国是肝癌大国,全世界一半左右的肝癌发生在中国,肝癌的五年总生存率目前仅为 14.1%,每年的肝癌发病率和病死率非常接近。肝癌长期生存率低的主要原因,首先在于肝癌高危人群筛查没有普及,早期诊断率低,导致 70%〜80%的患者在诊断时已经是中晚期,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可以施行肝切除术和肝移植等根治性手段,可明显改善肝癌患者预后;其次,肝癌切除术后 5 年复发转移率高达 40%〜70%。现有的诊疗策略和措施对降低肝癌的 5 年总病死率非常有限,因此探索新的肝癌筛查、诊疗策略极其迫切。全国多中心前瞻性肝癌极早期预警筛查(ProspectivesuRveillanceforveryEarlyhepatoCellularcARcinoma,PreCar)项目专家组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结合临床实践以及肝癌肝病相关的规范、指南和专家共识,对肝癌早期筛查的策略和流程进行了充分调硏讨论,并形成了共识意见,旨在进一步改进风险人群早期肝癌发病预警、筛查和诊断方法,增强检查针对性并提高患者依从性,从而提高肝癌早期诊断率,实现早治获益。本共识中"肝癌"指"HCC"。一、目标人群据 Globocan2020 数据统计,中国 2020 年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 5 位,新增 41 万例,其中男性 30.3 万例,年龄标化发病率(ASIR)分别为男性 27.6/10 万、女性 9.0/10 万;近 5 年全球肝癌平均年发病例数为 99.5 万例,其中中国 42.3 万例,占全球 42.5%。尽管近年我国肝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下降趋势,但由于人口基数大、老龄化等因素,肝癌负担仍较为严重,肝癌人群筛查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全球肝癌发病平均年龄存在地区差异,亚洲和非洲国家发病年龄多为 30~60 岁,肝癌 BRIGDE 硏究结果表明中国、日本、韩国,欧洲和北美洲肝癌的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 52、69、59、65 岁和 62 岁。根据国家癌症中心 2019 年发布的数据,2015 年全国肝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30 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保持较低水平,30 岁及以后开始快速升高,80~84 岁年龄组发病率达到高峰,男性发病率(38.98/10 万)明显高于女性(14.26/10 万)。中国一项纳入 2016 至 2018 年间 14891 例肝癌的硏究结果显示,<39 岁、>40〜<49 岁、>50〜<59 岁、>60〜<69 岁和 A70 岁患者占比依次为 2.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