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表形态塑造—外力作用 终碛堤是冰川携带物堆积在冰川末端形成堤状堆积体。当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后,冰水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冰水扇。如图示意终碛堤及冰水扇,据此回答1~2 题。 1.终碛沉积物具有的特点是 A. 大小均匀 B. 层状结构 C. 棱角明显 D. 磨圆度好 2.冰水扇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是 A. 流水堆积、侵蚀→冰川堆积、侵蚀B. 冰川堆积、侵蚀→流水侵蚀、堆积 C. 冰川侵蚀、堆积→流水堆积、侵蚀D. 冰川侵蚀、堆积→流水侵蚀、堆积 壶穴又称“瓯穴”,是指流水对基岩表面侵蚀而形成的凹坑,主要是涡流或水流携带砾石或粗沉积物研磨基岩河床形成。如图为贵州绥阳河洞壶穴的演化过程图,从发育阶段看,其形成演化分为三个阶段;“碟型”壶穴形成阶段;“Ω”倒型壶穴发育阶段;“锅”型壶穴发育阶段。据此完成3 题。 ��2� 3.图中壶穴形成的过程是( ) A. 甲乙丙 B. 丙乙甲 C. 乙甲丙 D. 乙丙甲 壶穴主要是由水流挟带砾石或粗沉积物研磨基岩河床形成的凹坑,壶穴易在强急流或瀑布前方形成。如图示意某喀斯特地貌区壶穴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4 题。 4.水流含沙量大有利于C 阶段壶穴的形成,主要原因是水流挟带的砾石和粗颗粒物质( ) A. 增大流速 B. 改变基岩性质 C. 对基岩磨蚀强 D. 增加地势落差 心滩坝是在河流中下游河段常见的地貌,下图为某河流心滩坝地貌演化模式图,图中abc 表示不同发育阶段。据了解,该地貌与河流底部的河床形态有关。据悉,在a-c 阶段中,河流流量流速有所增长,且在c 阶段前经历过一次洪水过境。据图完成5-6 题 5.该河流地貌a 阶段特点的主要形成于 �3�A. 河床凸起处,流速加快,外力侵蚀 B. 河流凸起处,流速减慢,外力堆积 C. 河床凹陷处,流速加快,外力侵蚀 D. 河床凹陷处,流速减慢,外力堆积 6.在由a-c 阶段的发展过程中这些河流地貌 A. 数量明显减少 B. 位置不发生改变 C. 出现新的水道 D. 不发生侵蚀作用 下图中的桃花河位于我国鄱阳湖平原地区,村民为了灌溉之便,开挖了两条水渠,并在河中修筑两条低矮的水坝(低于河水水面)。据此完成7-9 题。 7.图中水坝的主要作用是 A. 抬高水坝上游水位B. 加快水坝下游流速C. 减少水渠流量 D. 拦截上游泥沙 8.图中水渠利用率最高的月份是 A. 5-6 月 B. 7-8 月 C. 9-10 月 D. 11-12 月 9.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河岸泥沙淤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