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星地球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 (2020 广东广州一模)2019 年1 月3 日,飞行约40 万千米之后,“嫦娥四号” 探测器成功降落于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中部的冯·卡门撞击坑,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的新篇章。下图示意地球、月球、拉格朗日L2 点位置及“鹊桥号” 中继星发射运行轨道。据此完成1~2 题。 1.人类不能直接观测到月球背面的原因是月球背面( ) A.永远背对着地球 B.永远处于黑夜 C.距地球十分遥远 D.不能反射阳光 2.“嫦娥四号” 探测器降落于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号” 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这说明( ) A.月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与地球相同 B.月球公转周期与自转周期不相同 C.“嫦娥四号” 探测器克服了强温差的月面环境 D.“嫦娥四号” 探测器直接建立了与地球的联系 下图为一段时间内太阳黑子数与我国江淮地区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读图,完成3~4 题。 3.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 2 A.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 B.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 C.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 D.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 4.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 A.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 B.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 C.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D.耀斑爆发强度减弱 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反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据此完成5~7 题。 5.该地( ) A.位于南半球 B.太阳直射北半球的每个月辐射差额均为正值 C.7 月份辐射能量净收入最大 D.8 月份每天辐射能量收支平衡 6.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这是因为当地( ) A.多阴雨,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B.纬度较低,太阳辐射较强 C.通过大气环流、洋流净输入能量 D.通过大气环流、洋流净输出能量 7.若仅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应是( ) A.1 月 B.4 月 C.8 月 D.12 月 3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等值线分布图,完成8~9 题。 8.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 A.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B.由北向南逐渐增大 C.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D.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9.图中M 所在地壳厚度等值线的数值为( ) A.38 千米 B.42 千米 C.44 千米 D.46 千米 (2020 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三调研)下图为某天气预报软件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