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专题三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一.考点回顾1.考点阐释根据考试大纲要求,金属元素考点可细分为(1)单质钠与溶液反应;Na 2O2 的性质尤其是与CO2、H 2O 的反应; NaOH 性质 (与酸式盐、 CO2 反应产物分析,在有机物水解中的应用);Na2CO3、NaHCO 3 的性质、相互转化及应用等(2)镁单质的性质,第ⅠA、Ⅱ A 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3)铝、Al 2O3、Al(OH)3的两性,铝盐与强碱、偏铝酸盐与强酸的反应(现象、产物种类、离子方程式 ),Al 、Al 2O3、Al(OH) 3、AlO 2—、Al3+五种形态之间的相互转化的基本途径。(4)铁的性质及不同价态间的相互转化(尤其是 Fe2+、Fe3+间的转化 ),Fe2+、Fe3+的鉴别与转化。(5)金属的通性、冶炼原理、腐蚀与防护,金属与工业生产、生活、科技发展等的联系。2.考查角度(1)以 Na 2O2 或 NaHCO 3 与 Na2CO 3 为核心的实验题; 与 Na2O2、NaHCO 3、Na2CO3、NaOH相关的推断题;与Na2O2、NaOH 相关的计算题(2)涉及 Al 、Al 2O3、Al(OH) 3 及“两性”的计算、现象分析及利用“两性”进行物质鉴别或分离提纯等;其中选择题与物质推断题是其主要命题形式。(3)以推断题形式考查铁的价态变化与其它反应物性质间关系及Fe3+、Fe2+的检验; 与电化学相联系考查金属(主要是铁 )腐蚀;以计算题形式考察Fe3+与 Fe 的反应。(4) 与工业生产相联系考查金属冶炼原理。3.常见失误(1)与钠相关的失误有:Na 2O2 与 CO 2、H 2O 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目确定及相关计算;NaOH 与 CO 2 反应产物的确定及计算。(2)铝盐与强碱反应差异及应用,相关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3)Fe3+与 Fe2+转化条件、应用、计算(4)金属电化腐蚀相关问题分析二.经典例题剖析1.金属共性的考查例 1:下列对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前面的金属均可将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②镁、铝、锌均是活泼金属,它们的单质在空气中均不能稳定存在③电解 Cu(NO 3)2、AgNO 3的混合溶液时,在阳极上一定先析出银④2Fe3++Cu=2Fe2++Cu2+说明铜的还原性强于单质铁⑤常温下浓硫酸几乎不与铜反应,说明浓硫酸也能使铜钝化⑥金属元素形成的弱碱对热不稳定,受热时可分解成相应的氧化物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①④⑤⑥D.①②③⑤解析:钠、钾等金属易与水反应,故不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镁、铝、锌表面可形成致密性氧化物保护膜而能稳定存在于空气中;离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