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情绪障碍的特点及辅导策略学生学习情绪障碍的特点及辅导策略对于学习困难学生, 我们的教师更多的是从学习品质来看学习困难的形成过程,并认为,学习动机水平低、学习不感兴趣、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业不良主要存在的问题, 于是我们教师总想调动这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养成良好习惯。 但是在转化的过程中我们却发现, 单从学习品质的角度来分析这一问题似乎真正能干预的非常少,而且需要的时间很长。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都有这样一个困惑。当我们找学困生谈话时, 他们大多数都会表示要好好学习、认真听课, 为提高成绩努力学习。然而,当他们走出教师办公室,回到实际的学习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仍旧是一种低效的学习状态, 成绩也依然如故, 并没有提高。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是他们言行不一致?还是他们学习意志力薄弱?可见,在学习困难学生中,有相当多的学生并不是学习动机的原因,而是学习情绪的原因。一、学习情绪障碍学生的心理特点关于学习情绪障碍的定义国内外尚未有统一和明确的看法,不过大体上有如下几种说法: 学习情绪消极说, 将学习情绪障碍描写成学习的情绪消极,并认为学习的情绪消极主要表现:(1) 消极情绪体验 , 视学习为沉重的精神负担;(2) 过度焦虑,导致思维迟钝。知识消极情绪说,以辽宁师范大学金洪源教授为代表,他们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了某种潜意识 的消极心理结构,就像强迫症、恐惧症一样顽固地限制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其产生学习困难。 笔者倾向后者观点,并且相信,知识消极因素形成是产生学习情绪障碍的主要原因。学习情绪障碍学生的心理特点有以下几点。1、产生消极的知识情绪体验所谓的知识情绪体验性表征指的是知识在表征与提取应用过程时相应的情绪状态与知识建立的某种表征形式,如在母爱呵护下长大的孩子, 当在阅读或其他场景下遇到“母亲”一词时,会感受到一种温馨、亲切感觉;而如果是在母亲的虐待中成长的孩子,当成人后阅读到“母亲”一词时,伴随的是一种“焦虑、恐惧、可能还会有一点点恨情绪状态。”情绪障碍学生在知识提取时,往往伴随是负性的情绪体验。这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多次失败,招致父母的打骂。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的尽是一些消极情绪。当其在这种情绪状态下学习新知识内容,容易导致习得的知识与父母责备后的消极情绪形成反射性联系,久而久之,这类学生便形成了某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