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科教学与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潮州市实验学校张敏执笔自 2009 年我校立项开展《学科教学与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的研究》以来,我们积极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报告将从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理论基础、研究的过程回顾、研究的结果等三方面对本课题作总结。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公布的警示表明:二十一世纪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是心理疾病。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 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 在学习、 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 将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育人必先育其心, 这在国内外教育界早已达成共识,西方心理健康研究的发展规模已相当可观,已拥有40 多个分支学科。近年来,我国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及学校德育活动也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的突破口和落脚点。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为了培养学2 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我校“学科教学与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的研究”这一课题正是分析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素质教育目标的构成, 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和学校各育之间联系的基础上提出的。(二)课题实施的意义1、在德育活动及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全员性、全程性、立体化的策略。 德育在不同层次、 不同侧面涉及心理健康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又是德育的基础,无论是德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都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方面。 学生的某些思想问题要通过心理教育的方式配合解决,而学生的某些心理问题也要通过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帮助排除, 它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由于我们在学科教育的常规课堂教学中纳入了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特定因素,故而必须重新构建一种能把学科教育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这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