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金融扶贫工作的实践和做法宁夏属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面积6.64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667.8 万,其中回族人口占36% ,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宁夏南部的“西海固”地区,1972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贫困现象十分严重。近年来,宁夏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系列脱贫攻坚部署,坚持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工作着力点,真抓实干,取得突出效果。截至2017 年 6 月末,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101.5万人减少到41.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5.6% 下降到 11.1% ,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193元增长到去年的7505 元。 2016 年 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调研时指出: “固原的发展脱胎换骨,增强了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 ”在宁夏脱贫攻坚工作中,金融扶贫发挥了重大作用,创出了宁夏经验和模式,把金融活水引流到贫困地区。截至今年 9 月末,全区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589 亿元,同比增长36.5% ,高于全区各项人民币贷款增速23.7 个百分点; 2015年以来, 各金融机构已累计向19.74 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02.55 亿元,农户贷款覆盖面达70% ,户均贷款 4.53 万元。(一)政策引导,顶层设计“实”宁夏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金融扶贫工作,把金融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举措和关键支撑来安排部署。自治区政府与各县(区)签订年度脱贫攻坚责任书,将金融扶贫纳入综合考核,定期召开金融扶贫专题会议,督导工作进度,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区扶贫办与党委农办、金融局、人民银行等相继出台《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推广工作方案》、《关于做好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金融扶贫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顶层设计上完善了金融扶贫政策体系。创新实践抓手,协同推进“信用先行、产业支撑、龙头带动、金融助推、党建保障”,培育金融扶贫长效机制。健全金融扶贫成效与财政资金存放挂钩、机构引进优惠、费用补贴等一系列激励政策措施,在督促金融机构履行金融扶贫政治责任的同时,实现权、责、利对等,形成金融扶贫的强大合力。(二)聚焦脱贫,基础覆盖“全”实现了五个“全覆盖”:一是信用评级全覆盖。依托大数据平台,完善信息采集、分析和授信管理体系,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 ”评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