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九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考纲展示命题探究考点一荒漠化与水土流失一、荒漠化概述1荒漠化含义荒漠化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 是指发生在干旱、 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2荒漠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3荒漠的分布热带荒漠区: 大致在南、北回归线两侧的大陆内部到大陆西岸地区,平均位置约在南、北纬15°~30°之间。温带荒漠区: 主要分布在 35° N~50°N 的亚欧大陆中部和北美大陆中心部分, 但在南美洲却出现在大陆东岸,即阿根廷大西洋沿岸的巴塔哥尼亚荒漠。4世界荒漠带形成的四种原因(1)撒哈拉、澳大利亚和西亚等地区的荒漠是在热带沙漠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其成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2)阿塔卡马荒漠、索马里半岛的荒漠等,其形成与寒流的影响有关。(3)中亚、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是在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其原因是深居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小。(4)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荒漠,也是在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条件下形成的,但其形成是由于安第斯山的阻挡,受不到西风的影响, 因而降水稀少造成的。二、我国的荒漠化1荒漠化在我国的分布土地沙漠化 —— “三北”地区 (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 石质荒漠化 —— 西南喀斯特地区次生盐渍化 —— 西北干旱灌溉区、华北半湿润区2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1)西北地区干旱气候的形成原因及其具体表现(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 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而人为因素大大加速了土地荒漠化这一过程的发展,并且常常起决定性的作用。 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一方面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 对土地资源、 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见下表:(3)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①②③防治重点: 因地制宜对已遭沙丘入侵、 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进行综合整治。④相应对策三、水土流失1水土流失的成因和危害(1)成因①自然因素: 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基础条件, 其主要类型及影响如下表所示:②人为因素: 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 主要有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露天开矿、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2)危害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 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2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