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完整中国建国初期的伟大成就VIP免费

完整中国建国初期的伟大成就_第1页
1/5
完整中国建国初期的伟大成就_第2页
2/5
完整中国建国初期的伟大成就_第3页
3/5
中国建国初期的伟大成就——国内政策建国初期的概况:建国初期,国际国内形势是错综复杂的。在国内,解放战争并未结束,除台湾外,沿海岛屿还有舟山、 马祖、金门、 海南尚待解放; 在大陆上, 两广和西南的云、 贵、川以及新疆、西藏都在国民党的统治下,战争还要继续进行,军费是一个相当大的负担。旧中国的工业和农业都极其落后,从1937 年到1949 年,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国民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新中国建立时, 工农业生产远没有达到战前的水平。从农业来看,抗日战争以前全国粮食的最高产量为2800 亿斤,而 1949 年大约只有2240 亿斤。 1950 年计划增产100 亿斤,距离战前最高水平还差很远。棉花生产的情况更坏,只有战前的一半左右。 当时农村每人每年的收入约400 斤粮食, 需要向国家缴纳80 斤公粮 ,这个负担是相当重的。1949 年我国现代工业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 ,主要产品同历史最高年产量比较,煤减少48% ,铁减少86% ,钢减少83% ,棉纺织品减少25% 以上。由于农业生产没有恢复,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品维持正常生产都很困难,而且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出现了空前的恶性通货膨胀,市场极为混乱。 以上海为例, 与战前相比, 物价上涨高达200 倍,城乡人民购买力低下,商品卖不出去,使工业受到极大的影响,大批工人失业。交通运输亟待恢复。当时全国有铁路2 万多公里,除了东北(占 40% 左右 )因解放早得到恢复外, 关内的铁路尚在逐步恢复之中。航运可供使用的船只很少,大都是吨位小的沿海、内河轮船,许多海轮被国民党胁迫到台湾或香港。工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商品流通不畅, 这就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当时农村负担占国家财政收入的41.4% ,城市负担占38.9% ,而实际上许多税收,如盐税、货物税、屠宰税等,很大一部分还要转嫁到农民身上,国家企业收入只占17.1% ,以上三种税收政策收不够国家的支出, 还会有赤字, 这就要发公债。 在编制1950 年国家预算时, 支出的82% 靠各种收入,7% 靠公债,其他靠发行货币。解放初期水旱天灾相当严重,全国有1.2 亿亩耕地4000 万人受灾,对这些灾民,人民政府不能置之不顾,必须采取紧急救济和生产自救等措施,这也要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与扰乱,也是造成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当时沿海港口的海运极为困难, 南方许多岛屿还被国民党军队所盘踞,对外贸易主要是与苏联及东欧国家进行,许多我们需要的物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完整中国建国初期的伟大成就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