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成本管制的成本优势适应发展战略需要必须创新成本管理模式鞍钢矿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是以保障国家钢铁工业的战略安全,提升鞍钢的核心竞争力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1.增加国产矿供给,平抑进口矿价格,保障我国钢铁工业战略安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受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拉动,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迅猛,对铁矿石的需求急剧攀升。由于国内铁矿石产量难以满足钢铁工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导致我国进口铁矿石的比重逐年大幅度上升,进口矿量由20XX年的亿吨提高到20XX年的亿吨,致使我国钢铁工业对进口矿的依存度达到了60%以上。与此同时,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和力拓世界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大举投资,迅速提升产能,其铁矿石贸易量已占到世界铁矿石贸易量的70%以上,形成了高度垄断的态势。我国钢铁工业对进口矿依存度的不断升高和国际铁矿业巨头的垄断地位导致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逐年大幅度提升,不但对我国钢铁工业的原料供给形成了严重威胁,持续攀升的铁矿石价格也大大加重了我国钢铁的成本负担,成为我国钢铁不能承受之重。面对这种形势,寻求数量充足、成本相对低廉的铁矿石原料就成为我国钢铁工业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我国是一个铁矿石资源并不缺乏的国家,已探明铁矿石储量多达600多亿吨。但是,国内铁矿石资源存在着先天不足,即绝大部分为贫矿,不但品位低,而且以共(伴)生矿为主,结晶粒度细,难磨难选,导致生产成本高。而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的铁矿石资源均以富矿为主,不需要入选就可直接入炉冶炼,生产成本低。这是导致国内铁矿山发展慢、产量低、不能满足需求的根本原因。因此,打破国际铁矿业巨头的垄断,保障我国钢铁工业的战略安全,关键是要在铁矿山推行低成本战略,努力提高国产矿的竞争能力。鞍钢矿业是国内最大的铁矿山,处于国内铁矿石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有责任发挥自身在资源、技术、产能等方面的综合优势,通过实施低成本战略,提高国产矿的竞争能力,为平抑进口矿价格、保障铁矿石供给做出贡献。但是,鞍钢原来的各大铁矿山沿用传统成本管理的做法,并没有取得明显成效,这就需要创新成本管理模式,在实现低成本运营上取得新的重大突破。这是鞍钢矿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根本出发点。2.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打造最具国际竞争力的跨国钢铁集团。鞍钢矿业目前掌控探明资源量88亿吨,周边潜在资源量173亿吨,在国内钢铁中具有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但受资源品质差、矿产品成本高的制约,鞍钢此前的铁前成本一直较高,所具有的资源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鞍钢的生铁成本中,铁精矿成本所占比例高达60%。鞍钢要实现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牵住成本这个牛鼻子,努力扭转在成本上的劣势,把自身拥有的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因此,鞍钢矿业要实现世界级铁矿山的奋斗目标,应解决好自身发展的核心问题:一是要落实好鞍钢集团的资源保障战略,在稳定和提升鞍钢铁矿石自给率上做贡献;二是要落实好鞍钢集团的低成本战略,切实做到低成本运营。20XX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鞍钢的生产经营和战略发展受到严峻挑战,明确要求鞍钢矿业要将成本水平调至500元/吨以下,其降幅高达每吨100多元,这又使鞍钢矿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既要加大投入,保能力、保矿石供给,又要注重低成本、保集团效益的双重考验,鞍钢矿业决心走出一条能够兼顾上述二者的成本管理新路子,以争取成本大幅度降低、能力不受影响的“双赢”局面。鞍钢矿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正是为了适应和满足这一要求。通过基于价值链的战略成本管理实现低成本运营基于价值链的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深入开展价值链分析,把成本要素“管到”;二是建立和完善管控手段,把各项成本“管住”;三是按价值贡献度大小,优化成本结构,强化增值功能,把成本工作“管好”,以实现低成本运营的常态化,为打造出长期竞争的成本优势。1.深入开展价值链分析,把成本要素“管到”。价值链分析是战略成本管理的基础,作用是帮助找到正确的方向和依据。过去由于对内部各个工序缺乏足够的分析,以至对价值链上的一些高价值环节投入不够,没有使其充分发挥出降本增效的作用,而对一些低价值环节有时却投入较多,导致投入产出比低。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