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街道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街道现有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为汤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上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全街道16个村(社区)及周边地区约6万居民,承担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生等卫生服务工作,管理辖区1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28名乡村医生。近年来,汤山街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江宁卫生事业“33518”服务体系奋斗目标,根据创建苏南卫生现代化样板区总体部署,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为立足点,强化领导,努力改善办医硬件条件,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增强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有效、方便、综合、连续的卫生服务,推动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基础设施和医疗设施不断完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关乎民生的医疗卫生事业高度重视,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汤山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2006年,投入100多万元完成对汤山中心门诊楼和病房楼的全面改造,并建成中心供氧、中心负压和传呼系统等医疗设施。20XX年,投入1200多万元拆除上峰中心原病房楼,进行原址重建,总建筑面积2703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卫生服务中心的基础设施和医疗设施。二是坚持惠民服务,尽力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着重提高政风行风、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的工作效能,在开展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及慢性病的常规诊疗基础上,结合中心实际坚持出诊、巡诊、家庭病床和健康体检等特色服务,最大程度的满足了社区居民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的基本医疗需求。另外,卫生服务中心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在医院、优质服务惠百姓”的服务理念,通过开展合作医疗参保群众免费体检、爱心义诊、设立慈善门诊、特困精神病人免费体检服药、血透病人费用减免、实行药品零差价等一系列惠民、利民的服务举措,切实解决群众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三是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帮助居民预防疾病和保护身心健康。在健康教育方面,着重在个性化健康教育和社第1页共4页区健康教育上做文章,有针对性地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培养健康生活理念。在预防接种方面,巩固信息化门诊建设成果,确保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运行正常,有效提高接种率和及时率。在传染病防治与卫生应急方面,确保传染病报告及时率、流调率为100%,协助区疾控中心开展疫点处理、排查密切接触者、留观随访相关病例、指导落实消毒预防等措施;规范开设腹泻病门诊和结核病管理工作;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方面,对已确诊的居家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档案、定期随访,确保管理治疗及康复指导率100%。在妇幼保健工作方面,把降低“两个死亡率”列为工作重中之重,通过制定降低孕产妇与儿童死亡率的干预措施和实施方案,提高妇幼保健工作。在慢病管理方面,通过整合慢病管理科、全科团队、社区医生职能,提高各关联工作的效率。二、存在问题(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群众公共卫生产品需求相比,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还需进一步增加,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用房、医疗环境条件,以及绿化和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已无法满足社区群众越来越高的医疗保健需求。卫生服务中心,尤其是村(社区)卫生室医疗设备较缺乏,现有设备老旧,故障发生率相对较高,影响了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二)高医疗需求与低支付水平的矛盾依然存在。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使我国人均寿命普遍提高,老龄化程度日趋增长,肿瘤、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已居发病前位,每年消费大量的医药费用。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关爱生命的愿望日趋增强,不论贫富,一旦患病都希望能得到最好的治疗,但由于医疗保障总体水平还不够高,大部分患者,特别是农民家庭,支付能力十分有限,较高的卫生需求与较低的支付能力存在较大的矛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依然存在。(三)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卫生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优质资源过度向大医院集中,城市大中型第2页共4页医院集中了大量的高新医疗设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