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村走和谐发展之路---------洛四房村创建民主法治村交流发言稿各位领导、同志们:上午好!洛四房村位于皈山乡南部,东邻递铺镇鹤鹿溪村,南界孝丰镇李家村,西邻竹根村,北界皈山场村,距县城递铺12公里,省道孝泗线穿村而过,交通便利。西苕溪的西溪与南溪交汇于村北面,形似半岛状,全村村域总面积4.676平方公里,地势相对平坦,山林面积6208亩,耕地面积1577亩,桑园面积1000亩。下辖七个村民小组,402户,1243人,其中中心村辖四个村民小组,628人。工业企业以竹木工艺品加工、转椅及配件为主。农业经济主要以蚕桑制种、花卉苗木、白茶等为主。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7786亿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3049元,村集体经济收入41万元,人均集体可支配收入330元。先后荣获省级“小康示范村”、“绿化示范村”,市级“小康示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民主法治村”、“文明村”、“生态村”、“先进基层党组织”、“文化示范村”、“健康教育示范村”,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精品村、“五好党支部”、“文化特色村”等荣誉称号。2007年我村创建三星级民主法治村,并通过了验收。在此基础上为更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已取得的成果。08年积极创建四星级民主法治村。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广大村民对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实行村民自治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中国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提高广大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紧紧抓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四个环节,以完善村务、财务、党务公开等各项工作制度为抓手,通过开展法制教育,逐步把各项工作纳入了依法治理的轨道,使广大村民的精神风貌发生了变化,有效地促进了我村两个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下面就我村民主法治村创建的经验与大家交流如下: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健全组织1、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创建村的各项工作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加深村民的法制意识,提高村民素养,保障村民民主权利,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切实推动我村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2、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不断增强干部法制观念和法制素质,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工作,增加村委工作透明度,给广大村民在村级事务管理上有更多的参与权、知情权,使村民真正享有当家做主的权利。3、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进一步落实“四民主三公开”制度,不断规范村务管理工作,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新形势下实现农村经济和财务管理民主化、规范化的有效方法。在统一思想后,村班子把此项工作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加强了领导,村党支部书记负总责,建立了由村支部书记为组长,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的村“民主法治村”创建领导小组,为顺利开展创建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二、基本做法1.在“民主法治村”创建过程中,我们把了解村情、民意作为基础来抓。首先在乡党委、政府及县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召来了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座谈会,进一步了解本村的村情、民情。以反馈情况来看,大家反映的问题集中在社会治安、村公益事业建设及村官办事随意化等问题上,为此我们确定了“强化制度建设、落实以制治村”,这一“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重点。为深入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确保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在农村基层的准确实施,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洛四房村村民自治章程》,并提交村民代表会议审议和表决通过。使村民自治章程作为村民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村务管理的工作规范。为了便于干群联系,汇编了《便民联系卡》及《洛四房村便民服务手册》分发每户一册,并将“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要揽制成图板上墙,使大家一目了然,做到心中有数,也为在全村范围内全面推行民主法治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2.实行“三公开”、“四民主”是顺利开展村务工作的保障。坚持村务、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