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消防部队政治工作机制的经验做法及理论探讨[摘要]: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是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军队政治上永远合格的思想和组织保障。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改进政治工作,对于全面推进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结合黔东南州消防部队实际,全面分析了近年来基层消防部队班子、干部队伍建设所采取的做法及其经验,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深化班子、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理论性探讨。[关键词]:班子干部经验做法理论探讨近年来,黔东南州消防部队按照“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的总要求,坚持政治建警、依法治警、从严治警的方针政策,狠抓班子和队伍建设不放手,狠抓思想政治工作不松劲,广大消防官兵积极投身于政治理论学习与教育活动,在思想政治觉悟、组织纪律作风和业务水平等方面均取得可喜的进步。但是,当前我们公安消防部队在思想政治教育、班子和队伍建设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创新政治工作机制,是解决新时期公安消防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下面,笔者结合黔东南州消防部队实际,就近年来基层部队班子、干部队伍建设所采取的做法、经验,以及进一步深化班子、干部队伍建设谈谈自己的见解。一、基本经验和主要做法(一)强化集体领导,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是实现领导班子决策的民主、科学、正确的重要保证,是增进领导班子团结,调动班子成员积极性的有效途径。一是坚持集中统一领导同发扬民主、按章办事、尊重客观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十六字”方针,在这方面,我支队制定了《黔东南州消防部队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凡重大问题的决策必须提交党委会集体讨论;二是不断增强党委班子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好核心作用为己任,做到思想常见面,工作常交心。要以促进工作、增强团结为目的,工作中做到互相尊重不刁难,互相配合不拆台,共同尽职不争权,并通过有效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在权力上争大小,不在地位上争高低,认真贯彻执行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对于党委的任何决定、指示坚决贯彻执行;三是增强工作预见性、敏感性和主动性,根据部队建设实情和官兵思想动态,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特别是对于官兵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能及时给予答复,妥善解决。(二)注重素质互补着力优化领导班子结构。班子成员的年龄、业务专长、对问题的认知程度和性格、爱好总是各有差异。实践证明,科学搭配领导班子,在年龄、知识、性格和专业结构等方面实现优化组合是重要的前提。我支队党委在考核、调整、配备下级党委领导班子时,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全面了解。在详细了解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军事素质、文化素质和各种能力素质的同时,还详尽了解干部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其他情况,为调整、配备好领导班子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要科学配备。在讲究班子配备科学性的同时,又认真考虑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军事业务、能力素质的相互弥补,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的相互协调。目前,我支队党委班子成员10人,其中支队领导6人,部门领导4人,平均年龄40.66岁,文化程度均为大学本科(全日制本科2人,占大学本科人数的22%),交流干部1人;全州17个县(市)区大队共有班子成员69人,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2.5岁,文化程度大学本科28人(其中全日制本科7人,占大学本科人数的25%)、大专24人、中专17人,交流干部7人。总体看,支队、大队两级领导班子基本形成了以32.5岁、40.66岁左右干部为主体的梯次年龄结构。通过对支队、大队两级党委班子的优化组合,党委班子整体结构、素质得到了较大改善,生机与活力明显增强,为促进全州消防部队的防灭火中心工作和部队建设的快速发展。(三)推行干部任用的竞争机制。要使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竞争机制更为重要。优胜劣汰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法则,有素质才能有作为,有作为才能有地位,有竞争才有危机,有危机才有进取。我们大胆引入了干部晋职晋衔考核制、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