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荣竹同志在全市科技进步表彰暨创新型城市建设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刚才,市委、市政府隆重表彰了2007年度在科技进步和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下面,我着重围绕进一步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再强调几点。一、进一步统一认识,切实增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去年以来,全市各级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市九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全面实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全市科技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称号。一是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健全完善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体制机制,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鼓励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全市上下重视自主创新、加快科技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二是自主创新能力有了新的提高。全市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400余项,其中49项获国家和省科技奖励,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4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07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51亿元,比上年增长36%,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5.4%,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四是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全市已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5家,济南地区大型仪器共享、科技成果转化交易等六大服务平台相继建成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章丘有机高分子材料产业基地和山东力诺瑞特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挂牌成立。五是产学研合作取得新的成效。通过科技成果展交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签订全面合作协议等形式,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与合作,340多项优秀科技成果在我市得到转化利用,带动企业投入资金62亿元。六是科技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增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8名,入选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名。引进急需的国外先进管理、技术项目56项,聘请外国专家125名。济南留学人员创业园驻园企业已达173家,聚集海外留学博士、硕士及其他高科技人员1900多人。过去的一年,我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有了新的进展,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但也要清醒地看到,距离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对比国内先进城市,我们不论在工作的推进上,还是在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还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主要是,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重视科技、尊重人才的氛围还不够浓厚;高新技术产业总体规模仍然偏小,2007年高新技术产值总量在全省17市中居第5位,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比青岛低10.9个百分点;企业自主创新体系还不够完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尚属空白,拥有的中国名牌和山东省名牌数量分别居全省第5位和第6位,中国驰名商标和山东省著名商标分别居全省第4位和第5位;省会科技创新资源尚未得到有效整合利用,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创新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创新人才不足,行业领军人物和优秀拔尖人才比较短缺。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了精辟论述,强调指出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创新驱动,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和持久的技术支撑。当前,省会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必须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促进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我们一定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的重大意义,正确分析我市科技事业发展的现状,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推进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