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PC材料的特性VIP免费

PC材料的特性_第1页
1/6
PC材料的特性_第2页
2/6
PC材料的特性_第3页
3/6
3 聚碳酸酯 3.1 简介 聚碳酸酯是一种无味、无臭、无毒、透明的无定形热塑型材料,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的一类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简称 PC。一般结构式可表示,由于 R 基团的不同,它可分为脂肪族类和芳香族类两种。但因制品性能、加工性能及经济因素等的制约,目前仅有双酚 A 型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投入工业化规模生产和应用。双酚 A 型聚碳酸酯是目前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聚碳酸酯,也是发展最快的工程塑料之一。 双酚 A 型聚碳酸酯(Bisphenol A type Polycarbonate ,简称 PC)的结构式 因其具有优良的冲击强度、耐蠕变性、耐热耐寒性、耐老化性、电绝缘性及透光性等,广泛应用于电气电子零部件、机械纺织工业零部件、建筑结构件、航空透明材料及零部件、泡沫结构材料等。随着汽车行业和电子行业的迅猛发展,近年来对 PC 的需求空前高涨,世界消费能力已达 l100kt/a,其中国内 PC 消费也已达 60kt/a。 目前 PC 的生产厂主要分布在美国、西欧和日本,其中,GE 塑料公司、Bayer公司和 Dow 化学公司的生产能力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 80%以上。 我国 PC 的研制开发工作始于 1958 年,由沈阳化工研究院首先开发成功;发展至今,所有工艺路线均以光气为起始原料,生产规模较小。 PC 作为一类综合性能优越的工程塑料,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它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加工流动性差,易于应力开裂、对缺口比较敏感以及耐磨性欠佳等。但随着 PC 的生产工艺和改性技术的进步,这些方面逐步得到了改进,因此 PC 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得以应用。 3.2 聚碳酸酯的合成技术 PC 的早期工业化生产方法有酯交换法和溶液光气法两种,这两种工艺现在基本不再使用。目前在工业生产中采用的主要是接口光气法。由于光气毒性大,同时二氯甲烷和副产品氯化钠对环境污染严重,故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非光气法工艺发展迅速,1993 年第一套非光气法装置在日本投产。 3.2.1 接口光气法 接口光气法工艺先由双酚 A 和 50%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双酚 A 钠盐,送入光气化反应釜,以二氯甲烷为溶剂,通入光气,使其在接口上与双酚A 钠盐反应生成低分子聚碳酸酯,然后缩聚为高分子聚碳酸酯。 反应在常压下进行,一般采用三乙胺作催化剂。缩聚反应后分离的物料、离心母液、二氯甲烷及盐酸等均需回收利用。该法工艺成熟,产品质量较高。 3.2.2 溶液光气法 溶液光气法工艺是将光气引入含双酚 A 和酸接受剂(加氢氧化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PC材料的特性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