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单元过关测试(三)一、选择题(15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1.(2019 届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第一次)魏晋以来佛寺常依靠特权,侵夺民田、建立庄园,其佃农被称之为“佛图户”。北朝周武帝曾开展灭佛运动,释放的“佛图户”一部分充实军队,一部分成为向政府交税服役的农户。“佛图户”的减少( )A.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 B.抑制了地主土地兼并C.增强了儒学的影响力 D.推动了租调制的出现解析:选 A 根据材料“佛图户”一部分充实军队,一部分成为向政府交税服役的农户,可知增加了军队人数和国家税收,巩固了政权基础,故选 A 项;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和“佛图户”减少没有关系,排除 B 项;汉武帝以来,儒学一直是正统思想,且“佛图户”的减少与儒学没有关系,排除 C 项;东汉末年就出现了租调制,时间不符,排除D 项。2.(2019 届安徽“江淮十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梁武帝时期建立国学五馆,国学馆学生通过“明经”考试择优入仕。不久根据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确立的“举明经”逐渐取代了“举孝廉”。材料表明该时期( )A.开创了考试选拔官员的新方式B.士族特权受到一定限制C.儒家受到佛道思想的巨大冲击D.汉代的察举制得以恢复解析:选 B 南北朝时期盛行门阀士族,梁武帝根据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来选拔官员,说明当时士族的入仕特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朝廷的限制,故选 B 项;隋炀帝杨广开创了考试选拔官员的方式,排除 A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佛道思想对儒家的冲击,排除 C 项;从材料可以得出“举明经”取代了“举孝廉”,察举制并没有被恢复,排除 D 项。3.(2019 届福建泉州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下图所示内容为南朝梁元帝所作的《职贡图》(局部),记录了前来南梁朝贡的各国有关人物状态,有金发碧眼的波斯胡人,也有浑身只披一块白布的黑人。该图( )A.将西方的写实与中国传统写意有机结合B.说明南朝时期的绘画以写实人物画为主C.可作为中原王朝与非洲国家交往的史证D.是研究中国古代外交史的重要图文史料解析:选 D 图中有波斯人,也有黑人,说明南朝时中国与外国已经有交流,故选 D 项;材料没有体现艺术手法,排除 A 项;一幅《职贡图》(局部)不足以表明当时盛行的绘画风格,B 项存在以偏概全之嫌,排除;从图中可以看出波斯人与黑人皆来朝贡,说明南朝时中国不仅与非洲交往,与西亚地区也有来往,且南朝梁非中原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