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 11 课1.“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瑿(黑色宝石)万车炭……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使玉石闪光;使金铁成流)见精悍。”诗中反映的是 ( C )A.粉彩瓷烧制技术精湛 B.铁农具促进山林开发C.煤已经用作冶铁燃料 D.商业延伸到偏僻农村[解析] 根据材料“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瑿(黑色宝石)万车炭”可知材料中的炭指的是煤;根据材料“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使玉石闪光;使金铁成流)见精悍”可知体现的是煤已经用作冶铁燃料,C 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2.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由此可见,纸币( D )A.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B.易致封建王朝通货膨胀C.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主要货币D.产生过程中注重其“防伪”功能[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纸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不是“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故 A 项错误;如管理不当任何时候纸币都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但材料未涉及,与“由此可见”不符,故 B 项错误;交子没有“取代金属货币”,故 C 项错误;“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可知注重“防伪”功能,故 D 项正确。3.据《宋会要食货》记载,北宋时仅长江流域的成都府路,梓州路和两浙路每年上贡的丝绸达 266 万多匹,占据全国的三分之二。这说明长江流域( A )A.丝织技艺水平相对较高 B.民众丝纺织积极性较高C.丝织品市场需求量较大 D.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解析] 本题考查北宋时期的纺织业。梓州路和两浙路每年上贡的丝绸多,但无法说明民众丝织积极性高,故排除 B 项;题干中提到的丝绸是作为上贡使用,而非投入市场,所以无法反映市场需求量,故排除 C 项;题干没有体现区域经济是否平衡的问题,D 项不符合题意;梓州路和两浙路每年上贡的丝绸多,可以从侧面说明长江流域的丝织技艺水平高,故选A 项。4.宋元时期,城市的兴盛引人注目。元朝时被外国旅行家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的是( B ) A.东京 B.杭州 C.大都 D.明州[解析] 临安人口多,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到元朝时改称杭州,被外国旅行家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故选 B 项。5.下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