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6-2017 学年高中历史 第 6 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 21 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学业分层测评 岳麓版必修 1 (建议用时:45 分钟)[学业达标]1.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与 1949 年新政协的召开有关的图片,这表明,新中国的成立( )前来参加新政协的宋庆龄 中国民主建国会代表A.是以民主党派为主要力量建立的B.没有民主党派的参与就不能建立新中国C.新中国实行的是多党合作的多党制D.是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合作协商、民主建国【解析】 新中国的成立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果,民主党派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作用,但不是主要的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前途是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因此不会实行多党政治。【答案】 D2.“一切愿意新生的到这里来罢,最美好最纯洁的希望在等待着你。”《时间开始了》这首诗被称为“开国之绝唱”,诗中美好时间开始的标志是( )A.抗日战争胜利 B.三大战役胜利C.新中国的成立 D.改革开放开始【解析】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进入内战,三大战役胜利时,中国还没有解放,二者均不符合“开国之绝唱”,故 A、B 两项错误。由题干材料中“新生”“开国之绝唱”可知,“开始”反映了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故 C 项正确;改革开放开始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故 D 项错误。【答案】 C3.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 1949 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其中的“里程碑”表现在(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C.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D.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解析】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 1954 年,这次会议的最大成果是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答案】 B4.1954 年 12 月 25 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人民政协要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这些规定( )A.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B.反映出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C.明确了人民政协是国家权力机关D.表明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职能【解析】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在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