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第三次大考历 史 试 卷一、选择题:(共 52 题,每小题 1 分)1.山西曲沃北赵村晋侯苏的墓葬中曾出土过一套编钟。编钟上的一段铭文记载道:“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伐夙夷。”这反映了诸侯要对周王尽的义务是A.朝觐述职 B.镇守疆土C.出征作战D.缴纳贡赋2.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官职)“授土”,司徒(官职)“授民”。对这一史实最恰当的解释是A.周天子用最高礼节接待鲁国国君 B.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C.鲁国国君的地位与周天子相似 D.周天子重视礼仪制度建设3.王国维先生曾提出过商代没有宗法制的论断,谓“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理解上述论断的关键在于A.“封邦建国”制度肇始于西周 B.宗法制存废关乎政治的稳定C.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关键 D.商代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4.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者,乃传子法之精髓,由传子之制而嫡庶之制生焉。夫舍弟而传子者,所以息争也。”材料表明宗法制A.注重任人唯贤,维护贵族政治 B.约束兄弟子女,迫求政治平等C.维护等级关系,强化封建专制 D.强调尊卑有序,稳定社会秩序5.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的国家结构体系具备了逐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而向单一制中央集权模式转型的客观条件。这里的“客观条件”最主要是指A.秦灭六国后,实行三公九卿制 B.宗法制的瓦解,皇帝制度确立C.分封制的瓦解,实施郡国并行 D.分封制的瓦解,郡县制的形成6.有学者说,“秦朝这一制度构成了严密的中央统治体系,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这一制度”是指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 C.御史制度 D.郡县制度7.元代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可见行省制度有助于A.传达行政命令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防止地方割据 D.扩大国家的疆域8.“(三省六部制下)三分相权,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髙了行政效率。”这表明三省六部制A.使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B.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C.有效的限制了皇权的滥用 D.具有三权分立政治的民主性9.汉代的监察机关人员少而且官阶低,御史台的主管御史中丞官阶尚不及九卿,实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