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VIP免费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_第1页
1/13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_第2页
2/13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_第3页
3/13
第 4 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一、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2.奴隶社会的井田制(1)性质: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2)概况① 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受封者要向国王交纳贡赋,庶民和奴隶遭受残酷剥削和奴役。② 春秋时期,井田制遭到破坏。3.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1)背景:井田遭到破坏。(2)确立过程① 公元前 594 年,鲁国税制的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② 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3)弊端:土地兼并① 原因: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② 危害:造成社会的两极分化,社会动荡不安。③ 抑制措施: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规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误区警示] 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土地允许买卖;而小农经济下小农也占有一部分土地,是封建中央集权制度长期存在的经济基础,但很容易被地主兼并,导致破产。二、“重农抑商”1.含义:国家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2.原因:社会上出现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3.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4.提出: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时首倡。5.发展(1)西汉① 原因:经济凋敝,富商大贾乘机囤积居奇,操纵物价。② 措施: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经济政策。③ 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2)明清① 措施: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② 影响: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知识点拨]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三、“海禁”与“闭关锁国”1.明朝“海禁”(1)原因: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2)表现: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2.清代“闭关锁国”(1)原因: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