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课 罗斯福新政[课标要求]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一、临危受命1.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使经济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2.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不断恶化,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3.1933 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知识点拨] 罗斯福当选为总统的原因有:当时的胡佛政府不能解决经济危机,美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罗斯福在竞选过程中,以自己渊博的学识、独到的政治见解、出众的口才、亲和的形象和克服危机的坚定信心,赢得了广大选民的心;人民的支持: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美国人民渴望新的政府能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危机。二、实施“新政”1.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管制证券业等。2.调整工业生产: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将生产置于国家监督之下,防止生产过剩;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3.调节农业生产: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4.实行社会福利制度:政府加强了救济工作;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以工代赈”,稳定社会秩序。5.健全社会立法:罗斯福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组织自己的工会。[知识点拨] 国家复兴工业的中心法令是 1933 年 6 月 16 日国会通过的《全国工业复兴法》,以蓝鹰为标志,其执行机构是新建的国家复兴署。规定凡遵守法规的企业在其产品上贴蓝鹰标志,以示守法和致力于复兴。三、摆脱危机困境1.恢复经济: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开始回升,1940 年,国民收入基本恢复到大危机爆发前的水平。2.缓和矛盾(1)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2)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3.开创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4.深远影响:从此,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误区警示] 罗斯福新政不是万能的,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也就不能消除危机,只能说明资本主义制度还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只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良。主题一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作用1.“一、二、三”来概括罗斯福新政内容(1)一个理念: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尽快摆脱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