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训练目标1.了解氨的性质、实验室制法及应用。2.了解铵盐的性质。3.了解 NH 的检验。4.了解氮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10 分钟)1.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 CCl4。下列不适合作氨气的尾气吸收装置的是( )答案:C解析:NH3极易溶于水,若用 C 项中的装置作 NH3的尾气吸收装置,则容易发生倒吸。2.下列关于氨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氨水显弱碱性B.氨水和浓氨的组成相同C.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微粒是 NH3·H2OD.氨水中共有 6 种微粒答案:B解析:NH3 溶于水,大部分与水反应生成 NH3·H2O,小部分 NH3·H2O 发生电离生成 NH、OH-,故氨水显弱碱性;氨水是混合物,液氨是纯净物,二者的组成不同;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微粒是 NH3·H2O;氨水中含有 NH3、NH3·H2O、H2O、NH、OH-、H+这 6 种微粒。规律总结:氨水的成分包括三种分子(NH3·H2O、H2O、NH3)和三种离子(NH、OH-、H+)。3.已知 NH3和 HCl 都能用来做喷泉实验。若在同温同压下用两个相同容积的烧瓶各收集满NH3和 HCl 气体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则实验停止后,下列对两个烧瓶内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不考虑溶质的扩散)( )A.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B.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同C.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同D.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相同答案:A解析: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 NH3和 HCl 的物质的量相等,质量不等,最终液体将充满烧瓶,即溶液的体积相等,故烧瓶内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4.下列不属于铵盐的共性的是( )A.易溶于水B.与苛性钠共热产生 NH3C.都是固体D.受热分解都产生 NH3答案:D解析:铵盐都是固体,均易溶于水,与 NaOH 共热都能发生反应而产生 NH3;部分铵盐受热分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产生 NH3,如 NH4NO3。5.能把 Na2SO4溶液、NH4NO3溶液、KCl 溶液、(NH4)2SO4溶液这四种无色溶液区分开的一种试剂是(必要时可加热)( )A.Ba(OH)2溶液 B.NaOH 溶液C.NaCl 溶液 D.Ba(NO3)2溶液答案:A解析:Na2SO4溶液与 Ba(OH)2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NH4NO3溶液、(NH4)2SO4溶液分别与Ba(OH)2溶液混合加热,前者有氨气放出,后者既有氨气放出,又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可鉴别出 Na2SO4溶液、NH4NO3溶液和(NH4)2SO4溶液,则剩余的一种为氯化钾溶液,A 项正确。6.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