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跟踪检测(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岳麓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VIP免费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跟踪检测(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岳麓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_第1页
1/5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跟踪检测(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岳麓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_第2页
2/5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跟踪检测(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岳麓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_第3页
3/5
第 2 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公元前 334 年,魏惠王在徐州朝见齐威王,并尊齐威王为王,同时齐威王也承认魏惠王的王号,史称“徐州相王”。公元前 323 年,魏、韩、赵、燕、中山五国国君称王而相互尊重,史称“五国相王”。这反映出当时( C )A.宗法分封制度开始瓦解B.诸侯之间矛盾趋于缓和C.周天子的地位下降D.山东诸国实力强大解析:材料“徐州相王”“五国相王”说明诸侯不再统一尊奉周天子为王,这反映出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周天子的地位下降,故 C 项正确;春秋时期宗法制开始瓦解,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材料“徐州相王”“五国相王”反映不出诸侯之间的矛盾逐渐缓和,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诸侯国的势力强大,故 D 项排除。2.西周初年,天命先王的“威仪”是国家与社会的行为准则,而春秋后期,贵族社会从人伦之外寻找社会的合理法则,“礼”被特别强调,并作为维护社会制度的有效手段。这一变化( D )A.成因是家国一体局面的形成B.体现了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C.说明文化革新早于社会变迁D.与宗法体系面临冲击有关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建立时,实行分封宗法制度,天子以其大宗权威统治诸侯,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动摇,周天子大宗权威受到挑战,传统宗法体系受到冲击,贵族试图以“礼”作为社会法则恢复社会传统秩序,故 D 项正确。A 项,西周初年,分封宗法制度的实行构成了西周家国同构的特征,而材料反映的是周代传统统治秩序受到破坏,故排除。材料反映了周朝统治危机加深,而非中央集权的加强,故排除。 C 项材料未体现文化革新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排除。3.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八月己亥,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B )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B.丞相位高权重,对皇权产生了威胁C.实行的丞相制度不合时宜D.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解析:“本质问题”应该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角度回答,A 项不是本质问题,C 项表述错误,D 项也不是“本质问题”,故选 B 项。4.“太尉”始于秦朝,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是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但秦朝实际上并没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跟踪检测(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岳麓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