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练习 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VIP免费

高中历史 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练习 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_第1页
1/4
高中历史 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练习 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_第2页
2/4
高中历史 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练习 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_第3页
3/4
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时作业](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在斯大林的观念中,国家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所支撑的军事力量)是衡量先进与落后的尺度,至于如何在社会诸层面的现代化及其协调发展等更广义的发展领域赶超先进国家则不在他的视野中。这一观念影响下苏联实施的核心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D.农业集体化方针解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推行的,故 A、B 两项错误;斯大林上台后,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且以牺牲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为代价,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故 C 项正确;农业集体化服务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因此其不是核心政策,故 D 项错误。答案: C2.“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相当沉重,机器制造业和国防产业占整个生产规模的 75%,而日用消费品占 25%。”材料描述的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A.以农业集体化为主导 B.优先发展重工业C.农业经济基础薄弱 D.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解析: 机器制造业和国防产业属于重工业,而日用消费品属于轻工业产品,从材料中它们所占的比例可知,当时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故选 B 项。答案: B3.苏联自 1928 年起大规模进口机器设备,1932 年苏联约购买了世界出口机器总额的一半。但到 1937 年,苏联的机器进口量大幅减少,仅占机器需要量的 0.9%。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A.西方开始对苏联实施技术封锁B.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西方工业C.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D.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 年苏联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在此基础上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从而减少了机器的进口,故 C 项正确;十月革命后,西方国家就对苏俄进行了技术封锁,故 A 项错误;1937 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正在逐渐缓解,故 B 项错误;机器进口量的大小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无关,故 D 项错误。答案: C4.“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人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西方国家做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A.脱离现实,没能促进经济发展B.实行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利益C.引进资本主义,放弃了社会主义原则D.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改善民生解析: 斯大林模式实际上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并使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强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练习 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