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剩余定理练习1.欧洲最早接触一次同余方程组问题的是意大利数学家( )A.斐波那契 B.斐拉里C.马蒂生 D.高斯2.利用 “大衍求一术”给出问题“物不知数”一般解法的数学家是( )A.刘徽 B.杨辉C.贾宪 D.秦九韶3.“大衍求一术”失传了 500 多年,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是在( )A.明朝 B.元朝C.清朝 D.民国4.“圆,一中同长也.”出自( )A.《墨经》 B.《老子》C.《孙子算经》 D.《周易》5.秦九韶,我国南宋时期数学家,字道古,四川安岳人,他本人自称( )A.“四川人” B.“岳阳人”C.“冀州人” D.“鲁郡人”6.中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刘徽的贡献不包括( )A.创造了割圆术B.建立了重差术C.重视逻辑推理,同时又注意几何直观的作用D.开创了“中国剩余定理”7.宋代周密诗:“三岁孩儿七十稀,五留廿一事尤其.七度上元重相会,寒食清明便得知.”语句的最后一句暗示数字________.8.明代,将“物不知数”的解法在《算法统宗》中编成口诀:“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正半月,除百零五便得知.”这位数学家是________.9.古寺几僧?巍峨古寺在山中,不知寺内几多僧.三百六十四只碗,恰巧用尽不差争.三人共餐一碗饭,四人共喝一碗汤.请问先生能算者,山中寺内几多僧.10.相传韩信投奔刘邦以后,与萧何结识,萧何认为韩信是个大将之才,就向刘邦鼎力推荐,刘邦不知韩信究竟有没有真本事,就想试一试他.一天傍晚,刘邦带韩信去军营.二人坐在点将台上,只见台下兵丁不计其数,旌旗招展,士气高昂.刘邦调来一队将士,对韩信说:“请汝为吾清点一下!”韩信答应,站起身来,对台下将士说道:“全队将士听令,每三人结成一组,请报告余数.”将士们报告余数为 1,韩信再次命令:“每五人结成一组,请报告余数.”将士们报告余数为 3,韩信第三次命令:“每七人结成一组,请报告余数.”将士们报告余数为 4.韩信扫视了这一队将士,估计约有三百人.于是韩信立刻向刘邦报告:“这一队将士共有二百九十八人.”刘邦一听,正好对数,心中纳闷儿,怪了,这是什么点兵法呢?便惊奇地问:“此是何法点兵?”韩信答道:“此乃乱点兵.”“有何妙诀?”刘邦问道.韩信笑笑说:“没啥妙诀,就是: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正半月,除百零五便得知.”韩信的乱点兵法征服了刘邦,刘邦暗自佩服韩信才智过人,终于放心地拜韩信为大将.后来,韩信为刘邦平定天下、建立汉王朝立下了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