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程标准]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一、内阁制度的形成1.背景:废丞相,权分六部(1)原因:明太祖________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2)过程:废除________职位,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3)影响:丞相制度被永远废弃,皇权对于相权取得了彻底的胜利。2.内阁的设立(1)原因:朱元璋废丞相导致政务集中于皇帝一身的弊端。(2)设立:明成祖________设立内阁。起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文渊阁当值,后来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3)特点:皇帝为__________而建立的政治机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受到司礼监太监的牵制。(4)影响:____________进一步强化;但宦官参政导致明代政治日益黑暗。二、军机处1.军机处的设立(1)设立:雍正年间,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而设立。(2)性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3)特点:军机大臣均由钦定,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政治决策__________的特征更明显。2.密折制:雍正命令地方大员__________,以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这种制度使中央的政治权力更为集中。3.影响: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表明封建制度衰落;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________效率;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受到压抑。三、清朝的边疆政策1.清朝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尊重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2.措施(1)清朝中央设有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________,其地位与六部相同。(2)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__________给予特殊的重视。(3)在西南地区推行“__________”。3.意义: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使近代中国的版图基本奠定。知识点一 内阁制度的形成1.下列关于内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起初入阁官员职位较低B.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助理机构C.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D.后来内阁官员多由太监担任2.《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这句话指的是( )A.明朝的内阁就是丞相B.明朝丞相虽无其名却有其实C.明朝内阁承担了丞相的职能D.明朝的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3.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