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专题4 中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练习 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VIP免费

高中历史 专题4 中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练习 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_第1页
1/5
高中历史 专题4 中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练习 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_第2页
2/5
高中历史 专题4 中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练习 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_第3页
3/5
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时间:4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从 19 世纪 60 年代起,西方列强相继向总理衙门提出修筑铁路的要求。江苏巡抚李鸿章认为:“查铁路费烦事巨,变易山川,彼族亦知断不能允,中国亦易正言拒绝。”材料现象表明李鸿章( )A.不了解火车的作用B.一心只想创办洋务企业C.有守旧思想D.害怕列强借助铁路侵华解析:根据材料反映的李鸿章拒绝西方列强修筑铁路的理由是“变易山川”,说明李鸿章有守旧思想。故答案为 C 项。A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 项与拒绝修筑铁路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 项不是李鸿章拒绝的原因,排除。答案:C2.(2019·河北高阳中学月考)创作于 20 世纪初的一首《竹枝词》这样写道:“臂高肩耸目无斜,大似鞠躬敬有加。喇叭一声人急避,后边来了……”请问,该交通工具是 ( )A.人力车 B.自行车C.汽车 D.电车解析:由材料中的“臂高肩耸目无斜,大似鞠躬敬有加。喇叭一声人急避,后边来了……”可知这是在骑自行车,故选 B 项;其他各选项与材料不符,应排除。答案:B3.19 世纪的蚌埠仅是个隶属于凤阳的偏远小镇,虽每逢集市,偶尔也有出售树木或木制家具的,但无人开设木行;1911 年津浦铁路修成后,蚌埠一跃成为皖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当地的木制商行鳞次栉比,成为著名的木竹集散地。这最能说明( )A.当地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B.便利的交通是推动近代化的重要因素C.交通的发展促进了蚌埠资本主义的产生D.木竹市场的形成推动了当地的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材料描述了津浦铁路修成前后蚌埠商业的经营状况,体现了交通是促进近代商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故 B 项正确;资本主义的要素是私人投资和雇佣劳动,在材料里没有涉及,故 A、C 两项错误;木材市场的形成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不是原因,故 D 项错误。答案:B4.(2018·海南海口一中模拟)1909 年上海环球社印行的《图画日报》设有“世界新剧”“绘画小说”“俗语画”等多个栏目,多角度、多层面地反映了 20 世纪初的社会全景。如图《妇女亦乘脚踏车之敏捷》是一则该报印行的上海妇女着旗袍骑行自行车郊游的图文报道。据此可以直接看出近代中国的进步体现在( )① 信息传媒 ②妇女服饰 ③交通手段 ④政治生活A.①②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②③④解析:《图画日报》的印行,反映出信息传媒的出现;从“着旗袍骑行自行车郊游”反映出服饰和交...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专题4 中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练习 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