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限时集训(八)(时间:45 分钟 分值:85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9·桂林一模)据统计,从 1840 年到 1861 年止,至少出现了 22 种有关世界史地方面的著作。如姚莹的《康輶纪行》反映了当时中国的边疆和世界形势;夏燮的《中西纪事》分析西方殖民扩张史,提出中国已被纳入世界局势变化的轨道中。这( )A.直接引发了中国近代化运动 B.揭露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C.推动国人重新审视世界格局 D.反映国人对西学的迫切要求C [材料说明鸦片战争后二十年间中国出现了很多有关世界史地方面的著作,其均反映了当时世界形势,这会推动国人重新审视世界格局,故选 C 项。]2.(2019·凌源一模)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四书中明确提出要“设议院”,使“政皆出于一堂”,“事皆本于众议”,“可行者,酌用;不可行者,置之”。据此可知,康有为主张的君主立宪制( )A.直接照搬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B.没有摆脱君主专制思想的羁绊C.体现了当时中国民众的斗争需求D.为后来民主共和思想奠定基础B [根据材料可知康有为的君主立宪仍然强调君主的权威,说明其还是没有摆脱君主专制思想的羁绊,故选 B 项;康有为仍然强调君主权威,所以不是直接照搬英国的君主立宪,排除 A 项;康有为主张的君主立宪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而非中国人民的斗争需求,排除 C 项;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主张是在保留君主的前提下进行渐进的改良,不能为民主共和思想奠定基础,排除 D 项。]3.(2019·郑州二模)1903 年,梁启超在《论太平洋海权及中国前途》中提到“所谓帝国主义者,语其实则商国主义也。商业势力之消长,实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材料反映梁启超( )A.对帝国主义本质有初步认识 B.强调与外国人进行商业争夺C.认为海权决定海上商业发展 D.意在强调海权对国家的重要D [根据材料“《太平洋海权及中国前途》”“所谓帝国主义者,语其实商国主义也”“商业势力之消长,实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可知梁启超强调的是海上权力关乎商业势力进而影响国家实力,故选 D 项;材料强调海权与中国前途问题,重点不在于对帝国主义的认识,排除 A 项;材料强调的是海权的重要性,重点不在于与外国人进行商业争夺,排除 B 项;材料“商业势力之消长,实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不能等同于海权决定海上商业的发展,排除 C 项。]4.孙中山 1924 年演讲时说:“我们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