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历史 2 卷的特点及教学策略 全国 2 卷试题命题趋势和特点探讨 往年的试题是精雕细磨的产物,它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研究这些试题,就如同和试题的制作者对话。 ——刘芃《考试文集》第 477 页研究梳理 2012 年至 2015 年全国 2 卷有以下些特点1.引入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教材仅是命题的背景和依托。(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4).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 得到社会的认可2.突出学科主干知识,不追求知识的覆盖面。3.注重史观、史法、史学理论与史学常识考查(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4) 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C. 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D. 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4.强调重要概念的阐释与理解(2012·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12)秦汉而后,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吏”,这一称谓起因于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A.工作器具 B.工作内容 C.工作职责 D.工作性质(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9). 1877 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A. 力图拜托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 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 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 国际地位得到提高(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0).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A. 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B. 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C. 无力趁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D. 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5.试题注重中外历史制度、事件、人物及思想的比较能力考查(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40)提取材料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