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十八)(建议用时:25 分钟)1.20 世纪 30 年代,罗斯福放弃了胡佛推行的“自由放任”政策,国家政权直接干预经济。美国政策发生这一变化的直接背景是( )A.资产阶级内部严重分化B.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降低C.“自由放任”政策无力应对危机D.两大阶级的矛盾趋于缓和C [罗斯福之所以推行新政,主要就是因为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无力扭转危局,故C 项与题意相符。]2.《经济危机的国家疗法》:“罗斯福政府先后成立了民政工程署、工程兴办署、公共工程署、全国青年总署等机构。通过这些机构耗资上百亿美元,雇用了至少 600 万无业人口,将他们投入 3 万个以上的工程中。”材料反映的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A.政府机构繁多 B.国家干预经济C.政府资金雄厚 D.社会经济繁荣B [政府成立相关机构,雇佣无业人员参与工程建设,这是对经济进行干预的表现。]3.1934 年,在罗斯福的授意下,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成立,向其成员银行提供保险。此项措施的目的是( )A.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B.促进工业生产恢复C.保障工人基本权利 D.帮助稳定金融秩序D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措施,与题意无关,故 A 项错误;促进工业生产恢复和保障工人基本权利是指《全国工业复兴法》和《全国劳工关系法》的颁布,与题意无关,故 B、C 两项错误;根据题意可知,这是罗斯福整顿金融业的措施,目的是稳定金融秩序,故D 项正确。]4.1933 年美国出现了推行蓝鹰运动的高潮。在波士顿,市长率领 10 万名学生聚集在市中心宣誓:“做守法市民,为国效力,只到有蓝鹰标识的地方购物。”到 9 月初,有 200 多万家企业签署了一揽子协议,领到了他们的蓝鹰标志。这一运动主要是为了( )A.恢复银行和金融的正常秩序B.减少农产品过剩以复苏农业C.减少盲目生产以实现工业复兴D.建立保障体系以维护社会稳定C [蓝鹰运动就是政府给那些按照政府要求进行生产的工业企业悬挂蓝鹰标志,否则不准开工生产,这有利于工业的复兴,故选 C 项;其他选项与题干无关,排除。]5.1933 年,美国通过《造林救济法案》,建立民间资源保护组织,其任务是植树、建设森林步道和营地、消灭森林火灾等。罗斯福新政中与之相关的举措是( )A.复兴工业 B.整顿银行C.以工代赈 D.调整农业C [植树、建设森林步道和营地、消灭森林火灾等都需要大量劳动力,这与以工代赈的措施相符,故选 C 项。]6.罗斯福新政的某项法案在国会讨论时,反对者声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