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知能演练 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VIP免费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知能演练 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_第1页
1/3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知能演练 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_第2页
2/3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知能演练 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_第3页
3/3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1.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近代中国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以下事物或现象中,反映了当时既吸收西方优点,又保持传统特点的有( )① 深受中国男子喜欢的中山装 ②各通商口岸大量出现的西餐馆 ③津、沪等地出现的毗连式房屋 ④青年男女在教堂举行的新式婚礼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选 C。关键信息:中西合璧、土洋并存。中山装具有中西合璧的特点,①正确 ;西餐馆是西方式饮食,②不符合题意;津、沪地区的毗连式房屋,脱胎于传统的四合院,又体现西式建筑的风貌,具有中西合璧的特点,③正确;④是西方式的新式婚礼,排除。C项正确。2.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下令禁止缠足,并指出缠足致使“四万万人变成无用之物,必将使民族衰落”。材料反映出清末移风易俗具有明显的 ( )A.民主色彩 B.革命色彩 C.封建色彩 D.政治色彩解析:选 D。“缠足致使‘四万万人变成无用之物,必将使民族衰落’”说明变革风俗的目的是为了救亡,也即政治目的,故 D 项正确;题目所述不缠足没有体现民主色彩,故 A 项错误;按察使黄遵宪是政府官员,故不具备革命色彩,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废除旧的风俗,是冲击了封建思想习俗,故不具有封建色彩,故 C 项错误。3.1931 年北平的《晨报》上刊出这样一段文字,“文绣入宫后,与溥仪情意不投,迄今八九年……而一般阉臣婢仆见其失宠,竟从而虐待,种种苦恼,无从摆脱。于是,文绣一纸诉状将溥仪告到了天津地方法院,双方僵持不下,最后私下调解离婚。”材料不能反映当时 ( )A.皇权已不再至高无上 B.民国已经是一个法治社会C.人们婚姻观念已发生变化 D.人们婚姻关系已具有近代化特征解析:选 B。材料反映民国时期溥仪的妃子起诉溥仪离婚的历史事件,说明了皇权已不再至高无上,人们婚姻观念的变化和呈现近代化特征,故 A、C、D 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只是溥仪的离婚案,并不能说明整个民国是法治社会,故 B 项错误,符合题意。4.新中国女性婚恋观的变化折射时代变迁。以下体现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女性婚恋观新变化的是 ( )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B.首选工人老大哥C.斗私批修,革命友谊 D.嫁人要嫁万元户解析:选 B。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主要出现于古代社会,故 A 项排除;1953 年开始“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人阶级地位提升,故 B 项正确;斗私批修体现在“文革”时期,故 C 项排除...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知能演练 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