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明清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同步练习)1.某地边疆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令户部尽速调度粮草,以备部队急用。幕僚根据皇帝旨意,草拟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单位执行。这一现象发生在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2.某学者描述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这种制度是指 A.汉代内外朝制度 B.唐代三省制度 C.元代行省制度 D.明代的内阁制度3.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丞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里的真正领袖”是因为A.唐朝设政事堂 B.元朝设中书省 C.明朝废除丞相制 D.清朝设军机处4.明代大学士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部)之职掌,终以贾祸。”下列观点与材料相符的是A.明代阁臣是位高权重的丞相 B.明代阁臣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助手C.明代完全剥夺六部的权力 D.阁臣是明代祸乱的根源5.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6.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 1 000 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 50 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A.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7.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中央对官员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等级制度越来越严格 D.皇权的不断加强8.从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看,对清代的边疆政策理解正确的是A.是清朝贵族对边疆地区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的深化B.有助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