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专题3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3.2 辛亥革命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1-人民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VIP免费

高中历史 专题3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3.2 辛亥革命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1-人民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_第1页
1/3
高中历史 专题3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3.2 辛亥革命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1-人民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_第2页
2/3
高中历史 专题3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3.2 辛亥革命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1-人民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_第3页
3/3
2016-2017 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 3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3.2 辛亥革命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 1一、选择题1.章太炎说:“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这说明 ( )A.章太炎主张实行君主立宪B.章太炎认为应避免流血C.章太炎主张革命D.章太炎主张实行民主共和解析: 根据材料中“革命”等信息可判断章太炎主张革命,而革命是需要流血牺牲的,故选 C 项,排除 B 项。 A、D 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答案: C2.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指( )A.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解析: 由材料可知反映的是武昌起义的史实,它推翻的是清政府。答案: A3.革命派推举孙中山为总理,把革命的洪流汇集在一起,共对敌人,改变了过去那种“家家敲自由钟,人人扬自由旗”的分散局面。最初形成这一情形的地点是( )A.武昌 B.东京C.南京 D.檀香山解析: 根据题干中“革命派推举孙中山为总理,把革命的洪流汇集在一起”这一信息可知其描述的是同盟会的成立,因同盟会于 1905 年在日本东京成立,选择 B 项符合题意。答案: B4.1911 年 10 月 13 日《申报》载:“余昨日方评革命党之泄事失机,而昨晚得新军之变,省城陷,总督走,督署毁……。”该报道中的应是( )A.南京 B.广州C.武昌 D.南昌解析: 从材料中“1911 年 10 月 13 日”“新军之变,省城陷,总督走,督署毁”,可知反映的是 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新军发动武昌起义,占领武汉,成立湖北军政府,故C 项正确,A、B、D 三项错误。答案: C5.武昌起义爆发后,列强最初的反应是不惜诉诸武力干涉;然而几天后,驻汉口英、俄、法、德、日领事公派代表与军政府都督黎元洪面晤,表示“承认民军为交战团,各国严守中立”。列强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认为袁世凯有能力控制局势B.清政府迅速土崩瓦解C.革命党人对列强的积极争取D.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武昌起义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昌起义之后,革命形势迅猛发展,南方各省纷纷响应起义,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列强的态度也由支持清政府到物色新的代理人,所以要“严守中立”。答案: D6.(2016·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月考)1912 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专题3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3.2 辛亥革命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1-人民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