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第 3 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 1.五四运动时,人们走上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游行中不可能出现的口号是 ( )A.“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B.“打倒亲日派卖国贼”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答案 D解析 A 项的“和约”是指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凡尔赛和约;B 项的“卖国贼”是指签订“二十一条”的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C 项反映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性质;D项应是 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侵华时期。2.“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 1961 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哪一次会议( )A.中共一大B.中共三大C.国民党一大D.同盟会成立大会答案 A解析 根据题干中所提供的“南湖泛舟”“恩铭”等信息,可知是指中共一大。3.“山歌越唱越开怀,东山唱到西山来。红色瑞金闹革命,工农政权建起来。”这首民歌最有可能创作于( )A.国民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答案 B解析 1931 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定都瑞金,结合题干中“瑞金闹革命”等信息,可判断选 B 项。4.1948 年秋,山东农民唐和恩率领他的支前小车队,冒风雪,忍饥寒,跋山涉水,日夜奔行。他还用心地在随身携带的竹棍上刻下了他之前经过的每一个地方(见下图)。据其行程路线判断,他支援了(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答案 C解析 注意时间是“1948 年秋”,从扁担上的地点可见,地点主要在山东、江苏省,可知此战役是淮海战役。5.1949 年 4 月,陈毅欣然写道:“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该诗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A.强渡长江,推翻国民政府B.民众支前,淮海战役胜利C.瓦解敌军,和平解放北平D.挥师南下,基本歼灭残敌答案 A解析 “金陵”是南京的别称,因此材料是指渡江战役,占领南京,国民党政权覆灭。6.诗词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阅读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①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邱逢甲《春愁》②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 年秋)③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