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测试卷(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19 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 ,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解析: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于鸦片战争后,材料无法推断出关税主权是否丧失,故A 项错误;19 世纪中期以后的中国,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没有被商品经济所取代,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外国商品输出已经深入到中国偏远农村,民众使用洋货日益增多 ,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故 C 项正确;材料只是讲述中国市场的洋货增多,无法推断中国是否主动开放市场,故 D 项错误。答案:C2.有人考察了 32 个传统手工行业,鸦片战争后衰落的有 7 个,继续维持的有 10 个,发展并向机器工业过渡的有 15 个,另外还有新兴的手工行业 1 个。由此说明( )A.传统手工业是近代工业产生途径之一B.列强侵略促使资本主义萌芽夭折C.鸦片战争以后自然经济加快向前发展D.政府扶持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解析:材料中“发展并向机器工业过渡的有 15 个”表明比重约占一半,故 A 项正确;材料中“32 个传统手工行业”,没有涉及是否资本主义萌芽夭折,故 B 项错误;自然经济不仅是材料中的“传统手工行业”,故 C 项错误;政府扶持与材料中“鸦片战争后”不符,故 D 项错误。答案:A3.两江总督张之洞奏称:“苏州开埠通商,所有筹办缥丝、纺纱各厂及内河行驶小轮各事宜,除江宁、苏州、上海各设商务总局,派员督饬办理外,并照会在籍绅士分别经理。”这主要反映出(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主要手段B.市场扩大刺激了苏州丝织业发展C.开埠通商推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D.官僚资本不断挤压吞噬民营企业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材料所提及的主旨是苏州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后出现在经济领域内的一系列新变化而并没有对列强侵华和资本输出的相关涉及,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不难得知,苏州丝织业的发展是得益于被开辟为通商口岸而非市场需求的刺激与扩大,故 B项错误;根据题干可知,苏州的开埠通商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刺激和促进作用,故 C 项正确;晚清时期并没有官僚资本主义企业,该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