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 12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观察图片,判断下列哪幅图片与其他图片不是发生在同一场列强侵华战争中 ( C )解析:C 项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史实,其余都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内容。2.清政府 1895 年 5 月 20 日电令:“著即开缺来京陛见……大小文武各员,并著饬令陆续内渡。”此电文对应的我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的具体内容是( C )A.割让香港岛 B.割让九龙司C.割让台湾全岛 D.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解析:从题干“1895 年”“饬令陆续内渡”可知是割让台湾全岛。3.黄遵宪在诗中写道:“城头逢逢雷大鼓,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该诗创作于( B )A.鸦片战争后 B.甲午战争后C.《辛丑条约》签订后 D.第二次鸦片战争解析:鸦片战争后割占的是香港岛,与题干台湾无关,故 A 项错误;依据材料“倭人竟割台湾去”,可知是《马关条约》签订,日本割占台湾,故 B 项正确;《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没有割占台湾,故 C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没有割占台湾,故 D 项错误。4.美国报纸对甲午战争的报道:日本在朝鲜的作为将有利于整个世界,日本一旦失败,将令朝鲜重回中国野蛮的统治;美国公众毫无疑问地同情日本,认为日本代表着亚洲的光荣与进步。这表明当时( A )A.日本得到美国的舆论支持B.美国政府支持日本侵略朝鲜C.日本与美国在利益上是一致的D.中国在舆论上没有开展宣传解析:材料反映美国报纸对甲午中日战争的看法,认为日本的作为代表亚洲的进步,说明日本得到美国的舆论支持,故 A 项正确;报纸的报道不能说明美国政府的支持,故 B项错误;日本与美国在利益上是一致的不符合史实,故 C 项错误;材料与中国是否开展舆论宣传无关,故 D 项错误。5.台湾著名诗人丘逢甲 1895 年某一天写下血书“抗倭守土”,并带头联名致电清廷,表示“桑梓之地,义与存亡”,愿意与驻台清军“誓死守御”。与材料相关的事件是 ( D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 D.甲午中日战争解析:根据“丘逢甲”“1895 年”“抗倭守土”等信息,可知这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中割让台湾岛给日本有关,故 D 项正确;A、B、C 三项都与割让台湾无关,排除 A、B、C 三项。6.1900 年,天津义和团运动进入了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