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训练 一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一、选择题1.鸦片战争后,“外货风行,土布渐归淘汰”,洋布战胜土布,最根本的武器是( )。A.洋布外观漂亮 B.洋布广告充斥C.洋布价格低廉 D.洋布引领时尚2.鸦片战争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洋布畅销,致使“松太布市消减大半”。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商品经济渐趋衰落C.民营纺织工业兴起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3.(2011·北京西城高三期末考试)光绪年间,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百货阗(充满)集”,“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销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这反映出( )。A.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 B.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上海成为国际大都会 D.中国“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4.(原创)我国学者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他的本质含义是指洋务运动( )。A.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B.导致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C.催生了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D.引起了商业和金融业的变化5.(2010·海南单科)1889 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选址汉阳建铁厂。如图所示,他对选址的主要考虑是( )。A.节约生产成本 B.便于官府监管C.带动民用企业 D.与洋商争利6.下表是《1840~1894 年我国投资民族企业的人数比例表》。这一现象不能反映的信息是( )。投资者所占比例(%)官僚、地主30.86一般商人18.52手工作坊主7.41华侨商人7.41A.民族资本的来源多元化B.民族工业产生途径多样C.部分投资者来自国外D.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7.(2011·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三期末考试)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论主张产生的根源是( )。A.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B.高额经济利润的刺激C.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D.清政府放宽经济政策8.下表是《1863~1912 年中国民族工业创办统计表(总投资约为 14 000 万元)》。它反映出中国民族工业创办的主要特点是( )。上海广东江苏天津江西浙江四川山东湖北河南河北46101302510533510山西北京安徽福建广西辽宁内蒙湖南吉林黑龙江陕西66932411321A.生产规模的巨大 B.集中在长江流域C.资金投入的充足 D.主要在黄河流域二、非选择题9.识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 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年份茶(万磅)丝(包)鸦片战争前年平均5 0005 0001845 年8 01913 2201851 年9 91923 0401863 年11 86983 264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材...